填補國際空白 山東港口煙臺港“解鎖”流體智慧裝卸新方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在山東港口煙臺港龍口港公司24#液化品泊位,隨著裝載35000噸原油的“長航藍晶”輪開始卸船作業,國內首套油品裝卸船岸智能對接系統作業“首秀”在這里精彩上演。與以往作業方式不同,本次作業場地空無一人,在碼頭前沿,整齊排列的輸油臂高高聳立,在無需人工協助的情況下,輸油臂液壓快速連接裝置自動調整角度,與船舶卸油法蘭接口實現精準對接、緊密相連,汩汩“黑色血液”由船艙奔涌進入液化品儲罐。
“這套油品裝卸船岸智能對接系統,通過對現有流體裝卸臂進行智能化改造,可實現液化品自動化、智能化、全密閉作業,是目前國際領先的一體化、無人化流體裝卸新方案。”龍口港公司總經理孫永波介紹道。
據悉,該項目是2023年度山東港口重點科技研發專項資金支持項目,項目集成視覺識別、北斗和5G定位系統、激光引導、人工智能、大數據計算、AI模擬與仿真、精密控制算法、電液一體化控制等先進技術,通過在現有流體裝卸臂上增加關鍵裝備,對流體裝卸臂的對接流程及運動方式進行智能化改造,實現液化品裝卸設備自動對接、自動回收、在線監測,現場無人化操作,有效提高作業效率,降低作業安全風險。
同時,系統通過對碼頭現場設備進行實時監控,在作業平臺進行三維動態顯示,輔以場景數字孿生3D智慧監控管理系統,實現廣域實時監控、智能目標探測識別功能,完成液化品生產作業流程全方位管控。經測算,該系統可使船舶千噸在港停時提升率達10%。
在提升作業質效的同時,該設備還可以減少液化品在裝卸船舶作業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揮發現象,有效減少資源浪費,避免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為油品碼頭帶來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協同環境,填補國內外在智慧流體裝卸領域空白,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7-05 16:5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7-05 16:5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