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國內首個居民低碳用電“碳普惠”應用在深圳上線
居民減排量可交易可獲益
國內首個居民低碳用電“碳普惠”應用在深圳上線
“原來我們家昨天排放了2.05千克二氧化碳,比深圳市平均水平減少了0.47千克?!?月13日,深圳市民張先生打開南網在線App繳電費時,發現平臺新增了一個功能——“碳普惠”,他只需在平臺界面點一點,居民家庭用電每日減排量、累計減碳總值、減碳排名等信息一目了然。
據了解,由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和深圳排放權交易所聯合打造的國內首個居民低碳用電“碳普惠”應用,目前已在南網在線App和95598小程序上線,深圳市民均可查詢使用。這是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響應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的創新實踐。
電力作為我國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單一行業,減排效果對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目前節能減碳更多是聚焦企業(企業可以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獲取資金收益),但據統計,深圳居民用電量約占深圳全社會用電量的16%,居民用電是“碳普惠”生態中的重要一環。
目前,深圳家庭每天用電量基線范圍在5~12千瓦時(分季節),家庭日均用電量為8千瓦時,二氧化碳排放為2.5千克,家庭年均二氧化碳排放約913千克,相當于每個家庭每年要種50棵樹才能消除。深圳供電局希望借助“碳普惠”應用的發布,倡導全社會形成低碳用能、科學用電的綠色低碳風尚。
國內首個科學又權威
作為國內首個關于居民家庭用電的“碳普惠”權威應用,它以“低碳權益、普惠大眾”為核心,倡導“低碳用能、科學用電”,依據家庭用電量進行換算,得出居民家庭減排量(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值得一提的是,該“碳普惠”應用涉及的科學衡量居民家庭用電減排量的方法學(包括計算方法和公式),屬于全國首創。深圳供電局聯合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參考國際通用準則,基于居民每日的精準用電數據,制定了這一方法學。深圳供電局信息中心李穎杰說:“目前該方法學已通過由國內外大學教授、社會機構組成的專家團隊評審,為核準居民家庭用電減排量提供了科學且權威的計算依據?!?/p>
基于減碳成長體系,不同等級用戶可獲得個性化標志勛章,增強個人榮譽感,減碳成果顯著的小區也可獲得“綠色小區”榮譽稱號。除此之外,對碳排量高的家庭量身推送低碳用能和科學用電的小技巧,促進低碳用能。
未來,經過一定積累后,市民可利用這些減排量兌換公益權益,參與守護紅樹林濕地藍碳生態,建設城市綠肺綠碳生態等公益活動。同時預計到2023年,深圳排放權交易所還將把得到授權的居民減排量在其交易平臺上架,供高耗能社會團體或企業購買以抵消自身碳排放,讓居民家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直接獲得收益回饋,使居民可自由兌換禮品卡、地鐵出行卡等禮品作為自己低碳生活的獎勵。
打造“綠色電”擦亮“深圳藍”
綠色低碳是當今世界發展的重要趨勢,南方電網公司多年來致力于做好電網自身的綠色發展。其中,深圳電網2021年線損率已降至2.38%,達到世界城市領先水平;深圳電網規劃建設在全國率先采用了多項先進的節能技術和設計方案,有效促進電網與城市環境協調發展。多年來,深圳供電局還致力于推廣“節電你我行”節能服務品牌,連續13年舉辦“地球一小時”公益活動,累計節約電量320.64萬千瓦時;連續10年累計為2140家企事業單位提供免費能效診斷服務,助力用戶實施節能改造項目205個,累計節約電量9.79億千瓦時;推動電能替代項目494個,替代電量105.1億千瓦時;連續10年舉辦“進社區、進企業、進學?!钡雀黝愋麄骰顒?69場,派發宣傳資料21萬份,并組織近百批次中小學生到深圳電網節能展廳參觀學習。
深圳供電局發揮電網平臺作用和專業優勢,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接入虛擬電廠、V2G(車網雙向互動)、光伏等新型電力負荷。推進建設能源“雙碳”大數據中心,建設“雙碳”大腦、電力看經濟、電力看征信等系列應用。
(資料圖)
除此之外,深圳電網大力采購清潔能源電力,年接受西電東送零碳清潔電力約300億千瓦時,約占深圳全社會用電量的30%,同時深圳供電局通過開辟綠色通道、推出“光伏易”等多項舉措,市內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00%全額消納。(冷迪周薇何宇瞳)
責任編輯:孫靜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2-06-16 06:01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2-06-16 06:01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