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點:杜忠明:重點解決調峰問題 實現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
重點解決調峰問題實現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
——訪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黨委書記、院長杜忠明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邱燕超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于日前發布。針對“十四五”時期如何多措并舉推進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高比例消納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問題,中能傳媒記者專訪了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院長杜忠明。杜忠明表示,需要持續關注新能源消納問題,實現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
中能傳媒:《規劃》中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的制定背景是什么?
杜忠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是在“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基礎上制定的。
“十三五”重點解決了新能源規模化發展的問題。“十三五”新能源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裝機增速非常快,風電加光伏發電裝機增速超過了25%。但是目前新能源還沒有成為主體能源,主要從3個方面來看:一是裝機占比,現在新能源裝機近7億千瓦,占比約30%左右;二是電量占比,新能源電量的占比剛剛超過11%;三是可靠電力支撐能力,目前新能源相比常規電源還有較大差距。
另一方面,“十三五”也很好地解決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問題。新能源在從無到有、從小規模到規模式發展的跨越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不匹配的狀況,如并網送出受限、系統調峰能力不足、電網調度運行壓力比較大等。“十三五”后幾年,行業在技術、體制、規劃、政策層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后,較好地解決了風、光、水電的消納問題,全國可再生能源整體達到了較高的利用水平。
“十三五”我國新能源消納取得了較好成績,但當前新能源消納的較高水平并不牢固,未來隨著新能源進一步大規模發展,局部地區仍然面臨利用水平下降的風險,“十四五”期間需要持續關注新能源消納問題。
中能傳媒:《規劃》對可再生能源消納提出了怎樣的要求和目標?
(資料圖片)
杜忠明:《規劃》從兩方面提出了要求和目標。
一是發展規模方面,《規劃》提出2025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達到33%左右,可再生能源電力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達到18%左右。這個規模與全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的整體發展目標是相匹配的。
二是發展質量方面,《規劃》提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這也代表著對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認識的轉變。進入“十四五”,新能源已成為電源增量的主體,將綜合考慮本體建設成本和系統消納成本,在全社會綜合成本最優的目標下,制定各地區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率的范圍。
中能傳媒:針對“十四五”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主要需從哪些方面著力?
杜忠明:實現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重點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在布局上進行差異化的政策引導。從新能源發展的量來看,普遍預測,“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量在1億千瓦以上。風電方面,“十四五”陸上風電將重點圍繞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區實現規模化、基地化發展,在積極創造外送條件的同時,要采取各種措施來盡可能地提升當地的消納能力。同時,“十四五”海上風電的開發利用也是一個重點。海上風電的本體規劃建設應與沿海地區的系統消納空間、送出通道走廊等統籌考慮,盡可能高效地來消納海上風電。太陽能發電方面,消納問題主要集中反映在西部地區大型的光電基地,應加快提升并網送出能力,同時也要關注中東部地區的分布式光伏并網消納問題。
二是調峰能力的建設。可再生能源消納體現在并網、調度、運行、電能質量等多個方面,目前最關鍵的是調峰能力不足的問題。其中,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工期較長,“十四五”新增投產裝機只有3000萬千瓦左右,不能完全滿足“十四五”年均新增1億千瓦以上新能源的調峰需求。所以在抽水蓄能電站應建盡建、應投盡投的基礎上,還要同步推進火電靈活性改造、新型儲能、負荷側調節等其他調峰手段。
三是輸電通道的建設。存量方面,現在已建成的部分輸電通道利用率還沒有完全達到設計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利用率和新能源電量占比,我們希望“十四五”能夠把存量通道中新能源電量的平均占比提升到30%以上。增量方面,重點要推動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增輸電通道建設,“十四五”新增通道的可再生能源電量占比要達到50%以上,在具備條件的地區推動“風光儲”“風光水儲”等極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輸電技術創新應用。
中能傳媒:解決調峰能力不足問題,目前有哪些好的措施值得推廣?
杜忠明:除了抽水蓄能承擔的調峰負荷外,還有一部分調峰問題需要其他措施來解決。
首先是要發揮煤電的調節作用。“十三五”提出的火電靈活性改造規模目標,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實現。“十四五”這個短板必須得補上,就是在合理控制煤電總量的前提下,增加煤電調峰能力。
另一個就是規模化發展新型儲能電站。“十四五”將從兩個方面再探索。一是新能源電站和儲能怎樣進行合理優化匹配,形成一種綠色友好型的電站。“十四五”期間,新型儲能要與新能源發電特性進行智能化結合,通過智慧調控實現新能源并網特性改善。二是新型儲能在電網側也有很好的應用。需要規模化的儲能電站來支撐它適應新能源接入過程中的一些運行特性改變。
中能傳媒:“十四五”期間,新型電力系統應如何構建來為“雙碳”目標服務?
杜忠明: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應堅持系統觀念,實現安全、綠色、經濟的協調優化,以科技創新與體制改革為重要抓手,對電力系統進行全方位升級革新。
當前,我國新能源裝機占比約30%,發電量占比剛超過11%。未來更大規模更高比例新能源、海量新型電力電子設備并網接入后,電力系統將面臨安全、綠色、經濟等全方位挑戰。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推動發輸配用各環節全面升級、源網荷側以及儲能設施深度融合,從理論分析、控制方法、調節手段、市場機制等方面全面革新。為此,需要同步加快科技裝備創新與體制機制改革。
一方面,加快關鍵技術裝備的集中攻關,在系統運行機理、智慧調度、新型儲能等關鍵技術和裝備上實現突破,為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運行提供有力支撐。另一方面,加快破除各類市場機制障礙,以完善的市場體系、健全的價格機制、創新的體制機制,發揮市場建設和機制創新的支撐保障作用。
責任編輯:孫靜
關鍵詞: 可再生能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2-06-15 06:05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2-06-15 06:05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