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溫度計”量出消費復蘇
【資料圖】
“您的包裹正在派送中”,這是一句讓人頓時充滿期盼的提示。國家郵政局近日發布數據,今年以來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600億件。尤其6月份以來,全國多個電商平臺陸續啟動年中促銷活動,帶動了快遞業務量新一輪增長,6月的前24天里的快遞業務量達100億件,平均每天會產生約4.17億件快遞。
600億件意味著今年來全國平均每人都收了40多個快遞。單在家里下,貨從門口接,這已經是購物中的常規操作。快遞小哥車上的包裹一頭連著生產供給,一頭連著消費需求,成為經濟發展與消費活力的“溫度表”??爝f發揮著暢通循環的先導性作用,一件件包裹顯示出供給側前景向好,提供更多高性價比的商品。這個“溫度表”也顯示出新興零售業態快速增長和消費市場的持續恢復。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網絡購物增速加快,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6%,占比較1至4月份提升0.8個百分點。網購量價齊升,推動快遞業行駛在“快車道”上,這也說明各地各部門出臺的擴內需促消費的多項政策在發揮作用,宏觀經濟韌性十足。
包裹數量升起來,靠的是快遞服務沉下去。近來兩廣的荔枝、山東的櫻桃、浙江的楊梅、湖北的小龍蝦……各種應季產品寄遞需求在不斷增長。要暢通供需兩端,就需冷鏈建設下沉,在產地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打通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推動“快遞進村”“快遞進廠”擴面提質,多環節提升生鮮服務質量,以保證舌尖上的時令享受直接從田間地頭直達廚房餐桌。隨著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和地方特色產品通過快遞網絡迅速送達全國各地,快遞行業與地方特色產業緊密融合,拓展新業務、挖掘新需求,讓一個個包裹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快遞這個“溫度計”自身也在不斷引入新技術,打造新優勢,這成為中國產業升級的一個縮影。隨著運輸裝備和信息技術加快應用,快遞服務質效逐步提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分揀等一批行業發展關鍵技術讓快遞“插上翅膀”,一方面更多地為生產方服務,另一方也讓包裹及時安全地交到消費者手中。
在路上,一輛輛快遞車上裝載著居民的旺盛消費能力、充足的消費信心,不斷改善的消費環境,以及韌性十足的中國經濟。走進千家萬戶的快遞,在用穩定、高效、可持續的服務,不斷滿足著消費者對美好生活追求中一個個的“小確幸”。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6-27 10:4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6-27 10:4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