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點更準確!我國運載火箭落區控制技術進一步突破
(資料圖)
記者9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獲悉,5月17日發射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助推器II上搭載了傘降落區控制系統,該系統將助推器II分離體準確引導至預定的“傘降落區”,成功實現分離體落區面積減小80%。
據了解,5月17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在火箭助推器II上搭載了傘降落區控制系統。經過試驗數據分析和殘骸現場勘測,傘降落區控制系統按照既定歸航策略機動飛行,將助推器II分離體準確引導至預定的“傘降落區”,成功實現分離體落區面積減小80%。此次搭載試驗取得圓滿成功,為后續助推器傘降落區控制技術的工程應用奠定了基礎。
助推器傘降落區控制技術是為提高內陸發射場火箭子級殘骸落區安全性,自主研發的一種采用傘降方式、精確控制助推器落點位置的技術。助推器分離后下落至預定的海拔高度時,安裝于助推器頭錐內的傘降落區控制系統自動啟動,通過可控翼傘實現機動飛行,將助推器分離體引導至預定的區域降落。
研制團隊基于“快速迭代、飛改結合”的研制理念,在前期預研成果的基礎上,先后攻克了傘降落區控制總體設計技術、大面積可控翼傘總體設計技術、高動態下的組合導航定位技術、頭錐-翼傘組合體分離技術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結合落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合理可行的“傘降落區”設置策略和歸航控制策略,經過多輪迭代優化和分步搭載驗證,逐步實現了助推器分離體的可控精準落地。
據一院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張亦樸介紹,本次搭載飛行中,“助推器傘降落區控制系統主要的優化來自電氣分系統。一方面與火箭整流罩傘降落區控制系統開展了統型設計,另一方面也與降落傘子系統電氣設備進行了系統級融合,實現減重30公斤,有效提升了產品的實用化水平。”
除了助推器傘降落區控制技術,一院還在多維度尋找對策,降低火箭分離體對落區的影響。基于柵格舵的分離體主動控制返回、基于降落傘的整流罩落區控制等等……隨著一項項技術的持續進步,相信不久的將來,火箭分離體的精準降落和回收的工程應用將成為可能。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6-09 19:39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6-09 19:39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