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決定研發新型電子戰飛機,是否會得到美國支持?|熱推薦
據韓聯社報道,4月13日,在當天舉行的韓國國防事業推進委員會第152次會議上,韓國防衛事業廳表決通過了《(韓國)電子戰飛機項目推進基本戰略案》等四項議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負責韓國電子戰機研發的國防科學研究所(ADD)大樓。
根據《(韓國)電子戰飛機項目推進基本戰略案》,韓國電子戰飛機項目將于2024年啟動,并由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ADD)和軍工企業共同主導,項目預算為1.85萬億韓元(約97億元人民幣),計劃2032年完成研發。
韓聯社稱,韓國自主研發電子戰飛機的目的在于提高其飛機的生存與協同作戰能力,并搜集、分析周邊國家的威脅信號,構建數據庫。
報道指出,該項目將對現有飛機平臺進行改造,通過為其加裝各類航空電子設備,使空中平臺具備執行電子戰任務的能力。
01研發電子戰飛機的兩條路徑
韓國此次決定研發電子戰飛機將有兩條路徑:一條是與美國新一代電子戰機EC-37B“羅盤呼叫”類似,從現有的噴氣式客機改裝而來;另一條則是改裝其正在研發中的KF-21。
用現有平臺改裝電子戰飛機,最近的例子是美國的EC-37B。該機由“灣流”G550公務機平臺改造而來,多年來,這種將小型噴氣式飛機作為特種飛機改造平臺的例子比比皆是。
對于韓國來說,選擇這條路徑有利于推進項目進度:韓國航空工業不具備自主研發噴氣式公務機以及體量更大的民用飛機平臺的能力,因此直接從他國采購改裝平臺,比起自己生產來說成本更低、可行性更高、生產周期更短。而這樣的平臺,對比戰斗機來說優勢在于航程更遠、可搭載的機組人數更多、能實現更復雜的電子戰計劃。
但另一條路徑,則體現了其對于KF-21項目的信心:2023年2月,韓國航空航天工業集團(KAI)宣布KF-21雙座型首飛成功,這意味著KF-21以后具備發展為電子戰飛機的潛力。
02韓國電子產業的特點
SK海力士生產的存儲芯片。
20世紀80~90年代,韓國把握美日貿易摩擦的關鍵時期,借助美國產業轉移,實現了在電子產業領域的“彎道超車”,在韓國政府的扶持下,以三星、LG 集團、SK海力士為首的一批電子產業實體在半導體、智能手機、存儲芯片、顯示屏等多個領域躋身全球前列。
不過,韓國電子產業的短板也很明顯:一是過于注重存儲和顯示面板等技術領域,偏科嚴重;二是原材料和設備一直無法實現100%的自給自足;三是小企業活力不足,產業過度依賴知名集團。
而對比汽車、手機等日用消費品,戰機,尤其是電子戰飛機所需要的電子設備,運行環境更嚴苛、對于體積、重量和運行精度的要求更高,這對于韓國目前的電子產業來說,無疑也提出了極高的挑戰。
試飛中的KF-21戰機。
在KF-21的研發中,韓國LIG Nex1公司就曾為KF-21研發電子戰系統。LIG Nex1公司將該電子戰系統簡稱為“KFX EW Suite”,是一種自我保護干擾器,旨在檢測、分析和干擾敵方雷達或導彈信號。
該系統研發合同在2016年10月簽署,總金額約1145億韓元(約合6億元人民幣),預計將在一系列試驗和評估后進入批量生產。
KF-21所裝配的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也由韓國本土企業韓華工業公司和以色列Elbit公司聯合研制,并自行生產。
目前,KF-21已經進入試飛研制階段,KAI(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表示KF-21已經完成一系列驗證,推測韓國在KF-21研發中積累的電子產品研發經驗,正在影響其未來對電子戰飛機的決策。
03希望再次實現“彎道超車”
韓國T-50教練機。
在航空裝備制造領域,韓國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經濟崛起,韓國在陸海軍裝備上有了一些起色,研發制造出一批艦艇、坦克、火炮等裝備。但在航空工業領域一直鮮有成果。
進入21世紀后,依托其獨有的地緣政治關系,韓國通過與美國在T-50教練機項目上的合作研發和制造,并在國際軍貿市場中獲得了一些用戶;KF-21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型韓國主導、多國合作的戰機,其航空發動機、機載武器、雷達等關鍵系統,要么直接采購自海外供應商,要么通過聯合研發的形式獲得技術轉讓。
與韓國早年間“漢江奇跡”的經濟崛起模式類似,韓國航空工業的格局與日本航空工業類似,由政府主導產業政策,并選定幾家大型私人公司,在資金、政策、技術人才等方面予以扶持,再由這一批頭部企業帶動產業下游中小型供應商。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韓國政府整合多家陷入困境的航空制造商聯合成立了KAI,并由此衍生出聚集在韓國慶南地區的航空產業集群。
生產線上的KF-21戰機。
以其在航空領域的積累來說,在短時期內實現T-50的制造、出口,以及KF-21的試飛成功,給予了韓國航空工業以極大的信心。同時,在美國未來戰爭形態思潮的影響下,韓國對于航空電子裝備的重視也更上一層樓。因此,此次新型電子戰飛機研究計劃的提出,是韓國航空工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04是否會得到美國支持?
韓美空軍聯合軍演,韓國出動F-35。
2019年文在寅政府時期,曾對美國數次提出軍事采購需求。當時,美國《防務新聞》曾評論道:韓國向美國頻繁提出軍購,并不斷加強自身軍事實力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將韓軍的戰時指揮權從駐韓美軍手中收回。
2019年,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在訪美時明確提出,希望采購一部分用于情報、監視和偵察的機載航電系統。當時這一需求并未得到美國的支持。
可見,擁有電子戰飛機是韓國政府長期以來的渴望,一款先進的電子戰飛機能夠為戰區指揮官提供防區外干擾能力,以應對復雜的通信環境和敵方雷達威脅,還擁有壓制敵方防空網絡,探測敵方空中目標的能力。
考慮到韓國空軍希望未來實現F-35與KF-21“高低搭配”的格局,專門的電子戰飛機有助于其進一步強化獨立作戰能力,為韓國謀求軍事方面的獨立增加砝碼。
此外,近兩年來,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美國越來越樂意見到日韓兩國空中力量的增長——韓國T-50軍售數量不斷增加、客戶不斷增長,就從一個側面證實了美國對韓國發展空中力量的支持。在這樣的“背書”下,韓國政府顯然樂意乘勢而上,提升軍備力量。
美國EC-37B“羅盤呼叫”電子戰飛機效果圖。
不過,具體到自研電子戰飛機,韓國并不一定會得到來自美國的直接支持,畢竟美國曾拒絕為韓國直接提供KF-21所需的AESA雷達或者進行技術合作。
此外,出于加強印太地區盟友軍事協作水平的角度,美國也可能直接向日、韓、印度、澳大利亞等盟國直接出售美制武器,以提升其裝備的互操作性。因此像EC-37B“羅盤呼叫”這類美軍電子戰機,有可能成為韓國自研電子戰機的最大競爭對手。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市場消費排行榜
-
2023-04-25 14:02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場消費熱門推薦
-
2023-04-25 14:02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