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現實嗎?-全球今日訊
(資料圖)
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Shop like a Billionaire ),Temu在“超級碗”的突然亮相,為悄然而急速增長的中國出海電商引來更多目光。在平臺搶灘、商家應變的浪潮之中,中國制造——為這一切持續供能的“巨鯨”——仍在水下沉默地隱身。上溯到供應鏈,電商出海潮究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從產業的空間集聚,到生產的效率革命,再到政策的呼嘯而來,在采訪前期,針對這個問題,我曾設想過無數答案。然而,等一張打撈采訪對象的大網真正撒下去,我才發現,面對“中國制造”這個龐然巨物,這些假設就好像一拳打在空氣里,難以喚起回應。
我聯系了近百個陌生工廠,不等我說完,聽到“跨境電商”,大部分老板就決絕地掛掉了電話。只有少部分人會明確告訴我:“我們不做跨境電商”。愿意深聊的制造商屈指可數,幾個小時聊下來,答案仍在風中飄。很長一段時間,我與采訪對象都處在“跨服聊天”的狀態。我竭盡所能想要問出跨境電商帶給制造業的影響,他們卻自顧自地談產業鏈轉移,談東南亞的建廠成本,談未來如何通過技術升級和原創設計活下來、走出去。非得談跨境電商的話,他們的口吻始終是個旁觀者,話題的中心也只有一個:SHEIN。
我不得不放棄自己執著的主題,正視采訪對象的處境、反應和興趣。如此一來,問題就變了:為什么SHEIN成了服裝產業里跨境電商的代名詞?為什么制造商不能越過貿易商,登陸跨境電商平臺,直接面對消費者?等我拋出這些問題,黑箱才終于開始松動。
采訪對象告訴我,制造業的邏輯是提高確定的利潤,與專事不確定性的貿易幾乎截然相反,再加上高企的跨境運營成本,“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實際只存于理論中。既然中間商不可逾越,那么為什么不向最大的中間商SHEIN供貨?邏輯也不復雜:什么樣的平臺對應什么樣的供應鏈,平臺走低價,就不可能匹配高成本的工廠和貨物。所以,要看跨境電商帶來供應鏈的影響,得先弄清楚真正的供應鏈是誰、在哪兒。
回過頭看,作為下游,出海電商聲量巨大,但并不等同于其在整個產業鏈條中的分量。當我提問時,我已經不由自主地假設跨境電商能為制造業帶來積極影響,而忽視了一個躺在筆記最前排的基本事實: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11萬億元,約占進出口總值的5.02%。
5.02% vs 94.98%,你怎么能期待隨手一撈,就撈到能大談特談如何吃到跨境電商紅利的工廠老板呢?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4-13 10:4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4-13 10:4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