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全球航司都喜歡去美國申請“破產”?
美國最近遭遇銀行業危機,資產2000億美元的硅谷銀行破產,引發動蕩。很多人對這件事感興趣,但是與河南村鎮銀行不一樣,沒有人挨打,聯邦政府也承諾說大家都能拿回存款——美國的存款有保險公司兜底。
關于資金與資本,美國法律描述的十分詳盡。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與《獨立宣言》相似,這些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也是全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圖:菲航在美國破產法幫助下已走出困境 攝:拉上窗簾
(資料圖片)
以美國的《破產法》為例,它至今已經幫助約100家航空公司度過了難關。疫情期間全球航空業不景氣,眾多航司紛紛向美國法院申請“破產”。這其中包括墨西哥航空、拉美航空、哥倫比亞航空,也包括印尼鷹航和菲律賓航空——現在,它們都已經走出了困境。
為什么全球的航空公司都喜歡去美國申請“破產”呢?那肯定是因為美國的制度最高明。美國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就是高明制度,包括政府制度、貨幣制度、法律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等。在它的企業管理制度下,電影、面包和洗頭膏都能成為風靡全球的品牌。
美國《破產法》受到全球企業追捧,主要是其中的“第11章”,這是一篇關于企業重組的規章制度,美國人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四項:
一、債主暫停追債,以使企業不中斷經營。因為這樣對雙方都有利,免得一哄而散; 二、管理層留任,避免空降領導浪費時間;不實行政府接管,讓最熟悉企業的人來想辦法; 三、允許企業與員工或供應商就此前協議重新談判,在當時形勢下找出最優方案; 四、以上方案須對債權人保持透明。
圖:債權人激進往往適得其反
這四項內容看似簡單,但卻十分合理。它避免激進的債權人拆臺;以“放手一博”的方式,鼓勵企業自己尋求良方,擺脫困境。在執行中,它既關注了債權人“緊盯事態”的要求,也鼓勵他們審時度勢,放棄部分利益,避免一地雞毛。
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在美國《破產法》第11章的保護下完成重組,還是有些企業倒閉了,比如邁阿密航空和合眾國航空等。但不可否認的是,它“雙方勸和”式的宗旨最接近利益平衡點,最容易實現,最科學,因此最受歡迎。
美國的《破產法》不僅保護本國企業,也可以保護外國企業。它規定說所有在美國有經營活動的公司,或者在美國有資產的公司,只要涉及美國人的利益,都可以申請使用這部法律。其中只要企業有繼續存在的價值,就可以申請按照“第11章”的內容進行重組。
美國《破產法》的具體內容大家可以自己下載研究,它規定的極為詳細。例如它并非完全阻止債主討債,而是說可以用營業收入還債,但不能變賣資產還債。美國各種管理制度的核心都是“細”,例如電動自行車的鉛酸電池不著火,就不必像鋰電池那樣禁止回家充電。
在這種用心的管理制度下,經營困難時不必驚慌。放寬心,把一切交給制度。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市場消費排行榜
-
2023-03-21 10:5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場消費熱門推薦
-
2023-03-21 10:5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