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訊息:中科大提出熱固性材料新型3D打印方法
(資料圖片)
中國航空報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機器人與智能裝備所副教授李木軍、近代力學系特任教授王柳與南加州大學教授Yong Chen合作,提出了一種原位雙重加熱(ISDH)策略,成功實現了對具有多種流變性質和功能特性的熱固性材料的墨水直寫(DIW)打印。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自然-通訊》。
熱固性材料在交聯后形成三維空間網絡結構,具有非常優異的力學性能和穩定性。近年來,熱固性材料在軟體機器人和柔性電子等領域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新型軟體機器人對復雜結構與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面向其開發一種簡單、普適、廉價的熱固性材料制造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熱固性材料的3D打印仍然存在諸多限制,如固化原理、材料的流變性和成型效率等。
此次工作中,研究人員提出通過鄰接層快速加熱和焦耳加熱器加熱的雙重加熱方式,使得代表性的熱固性材料Sylgard 184 最快可以在2s內固化,從而成功實現了未經改性的低粘度Sylgard 184的直接3D打印,打印結構與模具鑄造結構的力學性能類似。通過采用不同直徑的噴頭,該方法的尺寸可擴展性得到了驗證,實現了120毫米的最大打印高度和50微米的分辨率。作者展示了一批具有不同性質的熱固性材料的ISDH打印,這些材料具有跨越五個數量級的動態粘度變化,包括牛頓流體、剪切變稀流體和屈服應力流體等。
該工作還展示了ISDH打印豐富的功能性,包括打印多材料異質結構,以及不同釹鐵硼含量的磁響應柔性結構(如柔性血管支架)等。通過與“拾取—貼裝”工藝結合,ISDH打印還可以制造柔性電子設備。這些結果表明,ISDH打印在新興的軟體機器人、柔性電子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
關鍵詞: 熱固性材料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市場消費排行榜
-
2023-03-07 14:5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場消費熱門推薦
-
2023-03-07 14:5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