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吳承燦:用全球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技術推動中國產業發展
8月26日~28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北京、海南兩地召開,全球汽車產業人士再度聚首,共議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面電動化與全球合作。在本次大會上,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了大家關注和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作為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領軍企業,現代汽車集團攜旗下氫燃料電池系統和依據中國法規標準開發的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車NEXO中國版車型亮相大會,分享韓國氫能產業化先行經驗,展示現代汽車集團“全方位氫能解決方案”。
“現代汽車集團積極倡導和推進氫能發展,在全球實現清潔社會的進程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系統(廣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承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基于與中國長達20年的友好合作,以及面對氫能、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相同思考和選擇,現代汽車集團選擇中國、選擇廣東廣州,建設集團全球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研發、銷售基地——“HTWO廣州”,希望用全球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技術推動中國氫能產業發展,一起實現“高價值發展”的氫未來。
“HTWO廣州”計劃年底竣工投產
為加快推動氫能社會的到來,現代汽車集團一直以來都在積極開展布局:2020年發布了氫燃料電池系統專屬品牌HTWO,目標是率先構建氫能社會,積極推動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21年,正式發布“氫能愿景2040”,致力于讓氫能更友好、廣泛地普及應用于所有人、所有事、所有地方。
在推動氫能發展方面,中國同樣不遺余力,不僅提出了“雙碳”目標,而且啟動了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發布國家氫能產業頂層規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廣東省政府對發展氫能產業也有著堅定的決心,2020年發布了《廣東省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年獲批為中國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之一。“與中國長達20年的友好合作,以及面對氫能、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相同思考和選擇,現代汽車選擇了在中國,廣東廣州,建設全球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研發和銷售基地——‘HTWO廣州’。”吳成燦表示,在集團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HTWO廣州”的投資建設正按照計劃有序進行,目前工廠建設進展順利,近期已開始試運行,計劃今年底竣工投產,屆時將建設成為占地20.2萬平方米,包含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工廠、研發中心和創新中心在內的綜合型基地。
據吳成燦介紹,“HTWO廣州”投產后,將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參與以商用車為主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除商用車外,也將為氫燃料電池乘用車,以及船舶、軌道交通、發電等多個領域提供全球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系統。與此同時,“HTWO廣州”將與氫氣生產、運輸儲存、氫氣供應、多方面應用等各領域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推動中國氫能產業鏈的建設與發展,成長為受中國市場歡迎的企業,為中國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做出努力。
到2030年氫能產品成本會有明顯降幅
作為全球最早研發氫燃料電池車的車企之一,現代汽車集團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氫燃料電池開發部門,至今已有24年的歷史,如今已經成為氫能商業化應用領域的先驅企業,目前已擁有業內公認的較強技術實力。
在氫燃料電池技術和產品方面,現代汽車集團目前最新一代的氫燃料電池系統曾榮獲沃德十佳發動機,具有模塊化、精簡化、輕量化的特點,功率密度、冷啟動溫度、發電效率等參數表現全球領先。經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專業檢測機構強檢認證,發電效率可達62%以上,遠超現有內燃機30%~40%的效率水平;在應用經驗方面,現代汽車集團已經在商業化應用上取得了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全球第一的成績,乘用車、商用車領域都遙遙領先,截至今年6月,全球累計銷量超2.7萬臺,以壓倒性的份額優勢取得了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第一;2020年,現代汽車集團推出了全球首款量產型氫燃料電池重卡——XCIENT Fuel Cell,目前已向瑞士和美國出口,并開展商業化運營,此外,氫燃料電池公共巴士ELEC CITY Fuel Cell也已經在韓國普及應用,進一步擴大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陣容。
當然,目前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氫燃料電池汽車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吳成燦坦言,在家用市場,目前的主流純電動汽車與傳統燃油車沒有太大差距,也基本滿足用戶的出行需求。但在商用市場,特別是大型運輸車輛的自重已經很重,如果還要安裝電池的話,就基本沒有運載貨物的可能性。因此,氫燃料電池貨車更有優勢。此外,純電汽車充電時間較長,而補氫只需要數分鐘,對于商用運輸車輛來說十分便捷高效,相比純電汽車而言這也是明顯的優勢。
“從產品成本層面來看,目前還處于氫能產業初期,發展需要一段時間,我們希望能與中國的優秀企業一起合作,通過共同培育氫能產業市場的發展,進一步把產品成本降低。”吳成燦認為,隨著產業共同融合發展以及加氫站建設的推進,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與普及后,我們認為氫能產品的成本應該會有明顯的降幅,和純電動車產品同等水平,預計這個時間大概在2030年左右。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產業經濟排行榜
-
2022-08-29 15:06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1
產業經濟熱門推薦
-
2022-08-29 15:06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