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管家” 保供“大家” ——晉能控股電力集團燃料保供紀實
中國能源新聞網通訊員 靳永春 董婕
隨著2021—2022年度山西各區域供熱季的結束,晉能控股電力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480億千瓦時,累計完成供電量100億千瓦時,累計完成供熱量9672萬吉焦,圓滿完成保供電保供熱任務,電廠進入停產檢修期,晉能控股電力集團燃料分公司這個燃料大“管家”,終于可以放下心,喘口氣了。然后總結得失,厲兵秣馬,準備下一場“戰役”。
燃料“管家”
管得“寬”的“大管家”。2021年10月,晉能控股電力集團燃料分公司成立,主要負責集團內部25座燃煤電廠的內、外長協煤合同簽訂、集中采購、物流調運、資金結算以及外部市場煤統一競價采購工作,是集團燃料供應的“大管家”。管得“寬”,不僅僅是內部電廠燃煤,難的是協調外部煤源。除了不遺余力地協調晉控煤業這個親兄弟之外,還要協調集團外部焦煤集團、潞安集團,甚至是遠在省外的煤源也需要協調,借鑒五大發電集團經驗、加強公鐵聯動,加大與外部煤企的戰略長協煤合作力度,確保年度286萬噸長協煤按月足量兌現。碰到過境物流,運輸環保等“硬骨頭頭痛事”,還得跑政府協調。一手牽三家,前頭是煤的源頭,中間運輸難的怵頭,后面電廠缺煤撓頭,老百姓供暖、供電緊在關頭,各家績效考核都在里頭.....這些都離不開這個處于核心中軸的“大管家”,它要不轉,全都得停產。
管得“精”的“大管家”。燃煤管理在外行人看起來是個粗活,但其實是個“精細活兒”,電廠鍋爐的爐膛就好像是人體的“胃”,非常金貴,不是什么煤都能“吃”的,但凡入料都要有嚴格的配比和參數標準,而且還都要磨成粉末,否則會“消化不良”燃燒不充分,浪費“糧食”不說,還會造成環境污染。燃料“管家”從采購到運輸一開始就要考慮這些問題,否則后續無法工作。這中間的合同簽訂、運輸物流、資金結算每一項工作都馬虎不得,如果某個環節出現一點紕漏,整個鏈條就要重新返工。燃料分公司成立就秉承“起跑就是沖刺,開局即是決戰”的信心,精打細算,通過燃料管理平臺,實現市場煤采購的審批和競價的全流程、電子化的統一管理,最大化地降低了采購風險,有效地縮減了市場煤采購量,降低流通成本,去年四季度保供期間,降低燃煤成本1.3億元。
保供“大家”
晉能控股電力集團25座火電廠,分布在山西全境,最遠的在運城永濟,最北的在大同陽高,南北縱跨700余公里。從電廠到政府,大家都瞪眼盯著這個“大管家”要煤。針對庫存告急的電廠,燃料分公司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按照集團黨委的總體要求,內部發揮晉能控股大集團優勢,通過調整計劃、緊急調撥、加強物流,與煤業集團進行深度協商等舉措,外部與政府、企業協調溝通,通過提高合同兌現率、拓展當地煤源、開設物流車輛“綠色通道”等多項措施提升外送能力和外運煤量,想方設法為“大家”落實煤源供應與儲備的同時,還要有效保證量價平衡,量質雙優,數量由2022年年初計劃量3500萬噸提高至3808萬噸,努力提高“續航”動力。
截止到一季度,累計完成內部長協煤755.68萬噸,完成計劃量的125.95%,超額完成集團內部直供煤的協調發運任務,營業收入完成計劃值的112.18%,利潤實現1451萬元,完成計劃值的112.09%,集團內部長協煤統采量比去年全年增加了52.32%。從而確保了集團電廠發電充足,確保省內外電力供應,尤其是借助幾個外送通道,集團電力到達華北、華南,為我們這個“大家”保供。
溫暖“萬家”
晉能控股電力集團作為山西最大的供熱企業,勇擔國有企業保供責任。2021供熱季,供熱區域覆蓋山西11各地市,三十多個縣供熱量則達到9672萬吉焦,供熱面積達2.37億平方米,按照每戶150平方米來計算,簡單折算一下,供熱戶達到158萬余戶,溫暖“萬家”名副其實。正如太原、長治等地居民所說:“今年煤價這么高,電廠頂著巨大成本壓力為大家的供暖,保障大家在溫暖的家里度過寒冬,還是國企有擔當,我們應該為他們點贊”。
晉能控股電力集團黨委牢記囑托,不折不扣,全力以赴為省外送電,整個供熱季,累計發電量480億千瓦時,累計完成供電量100億千瓦時,在既有春節、又有兩會還有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為企業生產和居民居家生活提供清潔的電力能源,為祖國這個“大家”的能源供應做出自己的貢獻。
加壓“自家”
在保供的關鍵階段,燃料分公司作為集團公司專業燃料業務經營機構,嚴格執行集團黨委的決策部署,積極抓機遇、跑市場、找渠道,面對資金周轉率不足0.42,應收賬款回款率僅有39%的情況下,燃料分公司因勢而動,全力克服燃煤電廠購煤資金短缺、煤款兌付困難的實際情況,公司全員出動,假日無休、連續奮戰,奉獻“自家”。同時不忘“自我提升”,將2022年確立為“管理提升年”,通過開展專題研究,完善體制機制,有序開展合同簽訂、集中采購、資金結算等業務,提高工作效率,解決了權責交叉、邊界不清、執行不力等情況,形成部門間溝通順暢、員工間有效合力的良好發展氛圍,進一步提高了職工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科學決策能力、全員執行力與綜合管理能力。
責任編輯:張立寬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