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陸地采油平臺在吉林油田投產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 通訊員王珊珊 劉利民報道近日,亞洲最大陸地采油平臺——吉林油田新215區塊16號大井叢平臺已經投產。其中,已見油井23口,平均單井日產油1.4噸,其余油井正在排液。
大井叢是吉林油田集成應用系列先進技術,實施節能降耗、降本增效的典范。在2015年,吉林油田1號大井叢平臺分布48口油水井建成投產,成為當時“亞洲陸上最大采油平臺”。新投產的16號平臺共有油水井72口井,再次創造亞洲最大陸地采油平臺新紀錄,是吉林油田規模效益開發的又一力舉。
2020年開始,吉林油田便從方案源頭把住降投資、降成本的“雙降”關,一改常規從油藏工程開始的方案設計順序,形成以儲層改造為主線的多專業聯合優化設計流程。16號平臺采取跨專業交互式設計,大井叢集約化布井,由常規小平臺建井向集約化鉆完井、工廠化作業、一體化集中處理的超大平臺建井模式轉變。
老式的布井方式,油井位置分散,東一口西一口,油井基本是直井,井下就是出油點。而大井叢則是把多口井集中建設在一個平臺上,真正形成了油井叢林。由于采用了定向井等技術,平臺占地面積雖小,卻能把周邊很遠地方的油抽過來。該平臺占地面積僅1.85萬平方米,但控制地下含油面積卻達8.0平方公里,地質儲量達300萬噸,土地占控比達1:432,與以往常規分散式單井方式對比,減少了永久征地面積6.79萬平方米。
單井集約化井叢注水井最大井斜達50.03度,而大斜度井測試成功率低,測調成本高。為了實現降本提效,吉林油田以“全生命周期投資成本最優”為原則,攻關完善了新的分層注水工藝技術,16號平臺的16口注水井,采取智能地面分注工藝、遠程智能自動測調技術,配套防噴作業一體化技術,完成1口井測試僅需要10分鐘,與原地面分注對比提效66%,與井下作業對比,減員3/4,測試時間縮短90%。
16號平臺的56口油井還摒棄了傳統的“驢頭”式抽油機舉升方式,完全采用吉林油田自主研發的液壓直驅型抽油機。該類型抽油機重量輕、占地面積小,沖程、沖次可以無級調節,且高效節能。據統計,應用新型液壓抽油機后,日耗電量由以前的120.1千瓦時降至90千瓦時,節能25%。
實現集約化建產的同時,大井叢也為集團化壓裂技術提供了最佳的用武之地。吉林油田開發的集團壓裂技術已應用7年多,可大規模多井同層同步壓裂,不僅進一步節約了壓裂成本,而且較之常規重復壓裂,可提高單井產量1.6倍以上。吉林油田平均單井日產0.6噸,16號平臺在投產初期,單井日產已是油田平均日產的2.3倍。且通過從項目方案制定、項目實施到投產的全過程多專業一體化管理,區塊采收率保守預測可達到18%,對比原來區塊提高1.8% 。
責任編輯:張立寬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