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巖:未雨綢繆,加快健全風電葉片回收再利用體系
未雨綢繆,加快健全風電葉片回收再利用體系
秦海巖
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3.28億千瓦,穩居全球第一。規?;_發風能資源,既源源不斷地貢獻出綠色電力,有力推動著我國的能源轉型進程,又培育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注入動能。進入“十四五”,我國早期安裝的風電機組將迎來集中退役,隨之而來的是葉片等關鍵部件的批量化處置問題。各方應當未雨綢繆,加緊健全葉片回收再利用體系。
退役葉片數量逐年增多,現有方式無法滿足產業所需。據統計,2020年,我國退役葉片產生約900噸復合材料固體廢物,預計到2025年將接近5800噸,到2028年會達到7.4萬噸。雖然由此產生的固廢量并不大,到2028年僅占全部復合材料固廢量的3.5%左右,且隨著技術的進步,借助新手段可以讓部分到期葉片繼續使用,相應減少需要回收的葉片數量,但若這部分固廢得不到及時、恰當的處理,顯然不利于風電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葉片主體由復合材料構成,固化成型后,自然降解極其困難,難以重復使用。同時,風電項目多地處偏遠地區,較為分散,運輸距離遠,且葉片尺寸較大,切割與運輸成本居高不下,增加了回收難度。對此,產業鏈上下游一直在積極探索,已經初步形成綜合利用、機械粉碎法、熱解法、化學降解法、能量獲取法等技術路線。然而,由于市場規模小、回收綜合利用價值低,影響到企業的投資積極性,導致此類技術尚未實現產業化。此外,政策和標準也有待完善?,F行政策法規主要是從整體上對葉片退役后的處置作出原則性規定,在實踐中缺乏可操作性。相關標準規范則處于編制或立項之中,滯后于風電產業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十四五”時期有必要著重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加快政策與標準制定。盡快完善行業標準、技術規范、認證體系等,確立合理的商業模式,向產業化生產線建設提供國家預算內資金支持,逐步推出綜合利用產品綠色認證,并給予稅收政策優惠。尤為重要的一點是明確責任主體,落實牽頭單位,這將有助于確定葉片回收的商業模式,為產業布局、產線投資、綜合利用開發奠定基礎。
完善退役葉片回收處置辦法。一是國家主管部門針對退役葉片回收再利用,征求生產企業、科研院所、循環利用環保機構的意見建議,制定葉片復合材料固廢處理標準、復合材料固廢處置企業主體評價準則、跨區域處置辦法,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示范。二是建立跨行業的合作交流機制,促使其他行業參與葉片回收技術的應用示范和產品試用中,對使用再回收產品的項目和企業給予政策傾斜。同時對于回收再利用產品制定要求,放寬產品標準指標,限定適當的使用條件和場景供市場選擇。
開展退役葉片回收再利用技術研究。通盤考慮經濟、社會、環保效益,優化資源化回收再利用技術,重點解決回收再利用方法的技術路線、設備產業化以及后物料的規?;瘧玫入y題。引導科研機構、高校、固廢回收企業研發更高效、更環保的回收處置工藝,拓展應用場景。鼓勵設備制造企業完善回收再利用體系,培育葉片制造、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完整產業鏈。強化葉片新材料研發,實施技術改造延長風電機組使用壽命。一是科研單位、高校、企業加強可重復利用葉片材料的研發應用,如使用熱塑性復合材料,從源頭上推動葉片循環利用。二是通過老舊風電機組改造,延長葉片使用壽命,減少退役葉片產生量。
伴隨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作為主力軍的風電產業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期。做好退役葉片的應對工作,關乎我國風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這需要國家主管部門與產業界攜手,圍繞政策、標準、技術等層面合力確保風電實現高質量發展,使之在落實雙碳目標中勇擔大任。(作者系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責任編輯:張棟鈞
關鍵詞: 未雨綢繆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