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大容積LNG儲罐設計及建造技術實現全面突破 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6月9日,6座全球最大容積LNG(液化天然氣)儲罐在江蘇鹽城濱海港工業園區開工建造,這6座儲罐由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海油)自主研發設計,標志著我國超大容積LNG儲罐設計及建造技術實現全面突破,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對加快我國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助力我國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該項目在江蘇LNG一期工程4座22萬方LNG儲罐的基礎上進行擴建,總投資61億元,新增6座27萬方超大型全容式LNG儲罐及其配套設施同時開工建設,在國內尚屬首次,計劃2023年底建成投產。
擴建工程完成后,江蘇LNG濱海接收站年處理LNG能力可達600萬噸,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LNG儲備基地。600萬噸液化天然氣折合氣態天然氣約85億立方米,按照2020年江蘇省每天居民日用氣量約1000萬方計算,接收站每年處理的LNG量可供民生用氣約28個月,將為長三角乃至華東地區提供持續穩定清潔的天然氣。
同時,該項目對優化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加快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具有積極意義。600萬噸LNG與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能減排二氧化碳1882萬噸,減排氮氧化物33.4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4000萬棵,綠色低碳效應顯著。
“為攻克27萬方LNG儲罐設計技術,中國海油經過多年科研攻關,成功解決了大跨度薄殼結構穩定性分析、超高剪力墻減隔震設計等超大型儲罐設計難題,實現了LNG儲罐罐容領域的多項技術突破,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開展超大型LNG儲罐設計及建造的國家之一。”中海油江蘇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俞琥表示。
近年來,中國海油先后完成了3萬方、16萬方、20萬方、22萬方LNG儲罐技術的研究,在天津LNG、福建LNG、浙江LNG、上海LNG、江蘇LNG等多個項目進行了工程應用。
與22萬方LNG儲罐相比,27萬方儲罐的重量和重心大幅提高,對樁基設計的要求更加苛刻。為啃下這個 “硬骨頭”,中國海油研發人員打破常規思維,提出了突破“群樁效應”、發揮“單樁優勢”的超大容積儲罐樁基設計技術,使得儲罐能夠扎得穩,立得住。同時,27萬方儲罐的穹頂結構跨度達到近百米,接近極限狀態。研發人員通過創新技術方法做好合理配置與最優組合,將儲罐的30多種載荷及500多個組合工況融于一體,實現27萬方超大容積儲罐的最優設計體。27萬方LNG儲罐的建造需要突破大跨度網殼結構氣升頂、大跨度鋼混結構施工、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群塔作業、多源水平預應力穿束等多個技術難點及挑戰。在施工過程中,中國海油將針對這些難點制定專項計劃,逐個突破。
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汪東進表示,江蘇LNG一期擴建項目是中國海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提高供應保障能力指示批示精神的一項重大基礎設施工程。作為國內LNG行業的領軍者,中國海油將持續加大清潔能源供應力度,為建設美麗中國、助力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海油力量。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5-24 08:2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5-24 08:2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