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含綠量” 降低“含碳量”
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的意見》。這表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關鍵時期,將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
這對能源行業未來發展有何影響?中國石油各企業如何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地做好節能降耗、降碳減排工作?企業轉型升級面臨哪些新契機?讓我們一起梳理中國石油的綠色轉型之路。
堅定綠色發展之路
【資料圖】
以實際行動踐行“低碳榜樣”
近年來,中國石油堅定不移地遵循綠色發展理念,深入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戰略,以頂層設計新戰略指引新部署。2021年,中國石油將綠色低碳納入公司五大發展戰略,明確了“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并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以“六大基地”和“五大工程”為核心的綠色產業布局擘畫出中國石油綠色發展新藍圖。
2022年,中國石油綠色低碳發展碩果累累、花滿枝頭。
我國首條零碳沙漠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工程建成投運;在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中首次將“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獨立成章。積極推進甲烷控排行動,2022年國內單位油氣產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甲烷排放強度和能源消耗量同比分別下降4%、11%和0.45%。積極探索完善碳捕集、碳封存的技術路徑和效益路徑,持續加大CCUS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和推廣力度,在吉林、大慶等油田加大實施力度,注氣能力明顯提升,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突破110萬噸。
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5.6%,在油氣產量當量占比達52.4%,超“半壁江山”。新能源發展全面提速,風、光、熱、電、氫等新能源業務取得新突破新成效。2022年新能源開發利用能力達到800萬噸標準煤,新建成地熱供暖面積達1006萬平方米,開工建設47個風光發電項目,建成光伏裝機超百萬千瓦,點燃冬奧史上首支綠氫火炬,加氫站和綜合能源站建設加快推進……
同時,中國石油發起的“我為碳中和種棵樹”公益活動引領“綠色風潮”,截至目前,參與人次超過108萬,募集資金超3338萬元;2022年4月22日發起設立的OGCI昆侖氣候投資基金,助力全球氣候治理?!爸袊蜌馄髽I甲烷控排聯盟”通過技術體系建設與平臺協作,全力推動油氣行業全產業鏈甲烷排放管控,目前成員企業已從7家擴展至10家;作為OGCI(油氣行業氣候倡議組織)在中國的唯一成員企業,與成員企業董事長/CEO聯合簽發的《力爭實現甲烷零排放倡議》。該倡議成為國際油氣行業甲烷管控努力的方向。
中國石油第11次獲評“中國低碳榜樣”,綠色形象深入人心。
構建綠色空間格局
以低碳發展守護“碧水藍天”
7月28日,中國石油“藍金”點燃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圣火。2023年,中國石油于大江南北盡情描繪綠色畫卷。綠色低碳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向綠向新”發展理念引領更多領域打開“綠色大門”。
遼河油田開拓新思路、攻關新技術,通過打造“熱+新能源”“熱+CCUS”“熱+化學劑”等多條技術路線,轉變傳統高碳排放的稠油熱采方式。6月2日,杜84-興H106井400千瓦井下大功率電加熱干度提升試驗,在國內石油行業開了先河,為推進稠油熱采電動化、清潔化探索出新路徑。目前,已有30千瓦電熱熔鹽鍋爐、400千瓦井下蒸汽加熱裝置現場試驗成功,正在研制更大功率電加熱裝置。今年投產的兩座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站,為二氧化碳輔助稠油熱采提供充足碳源。冷家油田17口高吞吐輪次熱采井,通過新技術階段增油近5000噸、減排二氧化碳5000噸。
塔里木油田專題研究部署“綠色企業”創建提升行動,推進生產用能低碳化、減排措施效益化,能耗總量和強度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6.2%、9.1%。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設,統籌風光資源、電網架構、市場消納、產業項目,落實消納獲取綠電指標。加快鍋爐低氮燃燒改造等8類減排措施落地,加大鉆井“電代油”綠色施工推廣力度,網電鉆井占比攀升了93.3%;今年已投產的集光伏電站、光電加熱爐、余熱利用等于一身的輪南油田低碳示范區,年減排二氧化碳可達1.07萬噸。
7月12日,四川銷售公司瀘州合江西加油站通過構建光伏綠電、充電、加油的綜合能源站模式,獲頒碳中和證書,成為川渝地區“雙城雙碳”碳中和創新案例。該站投運一年來,累計發電超6.4萬千瓦時,余電上網3.4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量約50噸。四川銷售公司布局充換電、加氫、光伏等新賽道,已建成充換電站85座、充電樁479個,在郫都區建成中國石油在川首座加氫站,累計投運光伏項目28座。
位于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的中油熱1井,是中國石油與北京市政府在新能源領域深化戰略合作的標志性工程,目前正在加快建設;玉門油田全力推進30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項目和儲能項目并網發電;8月,中國石油首個規?;稍偕茉粗茪涫痉俄椖俊耖T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項目開工,年產綠氫將達2100噸……中國石油綠色發展步履鏗鏘。
推行綠色生產方式
以低碳轉型描繪“時代底色”
“碳排放雙控”控制的是碳排放總量和強度,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更加突出導向性約束力,更加符合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需求。對此,業內專家對石油企業綠色轉型發展提出建議。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韓文科認為,現在國家嚴格控制高污染、高排放產業和項目發展,這為能源大省的能源優勢產業加速轉型提供了機會,也為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提供了廣闊舞臺??衫檬袌龌侄?,進行生產與效率調節,淘汰落后產能,推動能源效率提高和經濟發展。
原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總地質師曾興球認為,要堅定不移地貫徹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將綠色低碳作為衡量企業創新發展的標尺,這對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具有深遠意義。企業要毫不猶豫地調整產業結構,構建有利于碳減排的產業布局,對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項目實行清單式管理,按國際先進水平提高準入標準。要重視人才培訓特別是干部隊伍培訓。建設新時代新型的產業隊伍,干部是關鍵。提升行業競爭力、創造企業價值,要有一批具有科學家精神的企業家,他們敢于創新、善于創新,能夠帶領員工隊伍不斷創新。有了這樣的人才隊伍,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才能有保障。
中國石油在《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3.0》中提出:要發展“碳循環經濟”的能源企業碳中和路徑,部署“綠色企業建設引領者、清潔低碳能源貢獻者、碳循環經濟先行者”三大行動和十大工程。全面加強碳履約管理和溫室氣體監測、報告、核查(MRV)體系建設,啟動碳資產集中管控平臺建設,積極參與國家甲烷管控研究和監測試點,加強油氣行業氣候倡議組織(OGCI)、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控排聯盟交流合作。力爭2025年實現新能源產能比重達到公司一次能源生產的7%;力爭2035年外供綠色零碳能源超過自身消耗的化石能源,實現新能源、石油、天然氣“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實現熱、電、氫對油氣業務的戰略接替;力爭2050年左右實現“近零”排放,實現新能源新業務產能達到半壁江山。
新目標、新抓手、新動力,中國石油將矢志不渝圍繞減碳、替碳、固碳、埋碳目標,在綠色低碳轉型道路上鏗鏘前行、砥礪奮進。(記者楚海虹)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3-08-17 11:1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3-08-17 11:1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