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制造院:在無限可能中“青”力前行
時代的發展、技術的不斷革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關鍵法寶,在航空工業制造院,就有一支37人組成,平均年齡33歲的團隊,肩負起創新的歷史使命。
“一切從零開始,你們必須排除萬難做出點樣子來看看。”鮮紅的隊旗下,隊員們接過這承載著責任和希望的鮮艷紅旗,他們心中燃起一團火。
(資料圖)
為了1000小時“解決柔性、高效、低成本批產問題,需要生產管控系統做到精準而高效。”研討會上,負責該項任務的張家諤、宋冬雪、薛曉東和秦亞茹等人在熱烈地討論著。
“我來負責‘智能’排產算法的技術研究和實現吧,一定完成任務。”薛曉東急切地說,“我2016年便加入咱們團隊搞管控軟件開發,對于這項關鍵技術我有信心。”
軍令狀已立,薛曉東開始把全部心思用在“智能”排產算法的研究上。資料一本又一本,數據一組又一組,試驗一天又一天,他經常看著資料啃一個面包,晚上就趴桌子上睡三四個小時,有人和他說話有時還會聽不到……大家都說:“曉東快把自己都忘了,現在他的腦子里全都是數據占據著,顧不得其他。”
“成功了,曉東你看,成功了!”隊員們擁抱、歡呼、擊掌,突然有人將薛曉東抬了起來。付出總是會有回報,薛曉東笑著看向研究室的天花板,他第一次覺得燈光是這么地溫暖和明亮。當然他心里也清楚,后期算法在應用過程中一定還會有新的挑戰,但有準備就不懼挑戰。
軟件應用的第一個案例是某工廠的全自動化加工生產線,對方要求要達到1000個小時拷機狀態。
“天呀,咱們還沒有試驗過這么長時間呢,能行嗎?”隊員們有些忐忑。
“不行也得行,我們開始連班倒進行試驗。”薛曉東斬釘截鐵,“我年輕,又是男同志,我來盯夜班吧。”就這樣,試驗廠房里,團隊的成員緊張地忙碌著,機器不停,燈不滅。
兩個多月日夜奮戰,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動化生產線終于持續運行1000小時無故障,成功的喜悅再一次讓團隊年輕的心激情蕩漾。
“終于可以安心地睡一覺了。”“是呀,以后咱們也不用再像保姆一樣看著它了,讓它自己工作就可以了。”“它真的像咱們的孩子一樣,現在寶寶終于長大了……”隊員們你一言我一語地開起了玩笑。
如今的軟件“寶寶”已經長大成熟,穩步走進了市場,并在多個領域得到了成功應用。
必須脫離“它”“不能總是依賴國外的商業軟件,咱們必須自己搞一套出來!”“我也有這個想法,咱們要做自主可控的離線編程軟件。”離線編程與仿真團隊帶頭人王明陽和周鵬說話的時候,時鐘已經指向了晚上8點。但倆人似乎忘記了時間,轉身又繼續埋頭在辦公室,分享幾個月間各自查到的相關詳細資料,開始籌劃自主平臺的主體架構。
離線編程軟件是指揮和控制工藝裝備正確運行的“大腦”,需要緊密和工藝、設備結合,通過復雜計算和仿真,形成設備執行程序,指揮機構準確、高效運動。以往工藝人員常常使用國外軟件,很多工藝知識和經驗都嵌到軟件里了,但這類軟件相對很封閉,沒辦法搞清楚核心算法到底是什么,想要做出一樣或者更高級的軟件,只能靠開發人員自己學工藝、懂工藝、精工藝。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咱們必須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和問題所在。”團隊成員們商討著。就這樣,他們改變以往坐在辦公室里開發軟件的方式,駐扎到用戶現場,工藝方面不懂的地方就去現場和設備上看,修改不好的就查資料、改方案、頻繁討論。小組長周鵬不但組織大家攻克技術難關,還擔任起了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大管家”,從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
面對某些難度非常大的核心技術問題,團隊人員分頭找多個領域的專家交流請教,通過一次次的努力和不懈的堅持,最終實現了全部核心功能,也達到了用戶的使用要求。
朝陽路上的“798”“創新工場”是航空智能制造創新工場的簡稱,隊員們說它建成以后將是朝陽路上的“798”。
2023年,制造院正式啟動航空智能制造創新工場廠房改造建設和第一期研究項目的立項工作。建設創新工場,目的是將數字化和智能前沿技術與航空產品制造技術碰撞融合,研究新技術在航空制造領域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方式。既要充分利用新技術賦能航空制造技術,又要兼顧實用性和示范性效果,整個項目群的策劃、技術路線的制定和面向應用的融合驗證工作,對團隊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沈洪才作為創新工場項目的總指揮,帶領團隊仔細分析總結行業痛點、難點,逐一分析新技術融合應用的可能場景,帶領團隊10余次到行業內外先進的制造工廠和新技術研發單位進行參觀學習,團隊成員收獲多、進步大。漸漸地,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多項新技術在航空制造領域的應用場景和技術路線浮出水面,成功立項了創新工場第一批12個項目。
接下來,創新工場的物理場景應該是什么樣,功能區域如何劃分,怎么能更加低碳環保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請問您這邊還有什么具體要求?”“好的,我記下了”……項目總體執行負責人孫晉豪,一遍又一遍地聯系各相關部門、協調供應商,做出一版又一版方案。
隊員們說:“基建、網絡、軟件、硬件、工藝,現在沒有孫晉豪不懂的,可以說他已經是全能專家。”
時間敏感網絡、區塊鏈、數字孿生、增強現實、圖像識別……
“我們一定能把項目做好!”一項項新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應用已經在“創新工場”孕育,它將在這一支年輕團隊的奮力前行中,日復一日不斷創新、年復一年茁壯成長。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市場消費排行榜
-
2023-08-11 15:16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場消費熱門推薦
-
2023-08-11 15:16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