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聯運釋放乘數效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靠海、不沿邊,湖北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地級市鄂州,卻被寄予助力湖北從“九省通衢”邁向“五洲通衢”的厚望。鄂州推進花湖機場、武漢新城建設,打通“空中出海口”,著力發揮構建新發展格局支點作用,“匯聚湖北、通達世界”的愿景正在變為現實。
世界第四、亞洲第一、中國唯一的專業貨運樞紐機場落戶鄂州,打通區位優勢變發展優勢的“經脈”。站在高處俯瞰,鄂州花湖機場氣勢恢弘,東西兩條長3600米的4E級跑道,可以起降目前所有貨機機型。從這里出發,1.5小時飛行圈可覆蓋五大國家級城市群,輻射全國90%的經濟總量和80%的人口,航空物流可“當日達全國、隔日連全球”。“花湖機場的啟用,打開了中部地區國際通道的新門戶。”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規劃發展部主管黃鎮雄說。
鄂州花湖機場去年7月份投入運營,目前已開通10條國內貨運航線和6條國際貨運航線,初步形成向歐洲、南亞、北美輻射的航網布局。自今年4月份開通國際貨運業務、7月份開通國內貨運業務,短短幾個月間,花湖機場貨郵吞吐量就達1萬多噸,其中國際貨郵量8720噸。
花湖機場主體建筑中,順豐轉運中心尤為醒目,僅一期建筑面積就達70余萬平方米,相當于武漢天河機場T2和T3兩個航站樓面積之和。這里擁有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快遞包裹處理系統。順豐集團湖北樞紐產業發展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轉運中心的智能分揀傳輸設備總長52公里,高峰期處理能力超過每小時28萬件。“花湖機場不僅為湖北更為全國搭建了輻射式物流網絡,貨物先運至鄂州樞紐,再根據目的站集中運輸,能形成規模效應,降低單位運輸成本。”黃鎮雄說。
花湖機場緊鄰長江黃金水道,深水港、高速路、高鐵線環繞四周,發展多式聯運擁有良好基礎。“隨著多式聯運體系的不斷健全,這里的樞紐功能將進一步顯現。”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規劃發展部高級主管丁凡說。目前,鄂州正分步推進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武漢新城—花湖機場快速路、燕磯長江大橋正加快建設,公路網日益通達。三江港一類水運口岸開放運行,燕磯港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水運網擴容提質。高鐵物流基地對接高鐵快運,積極融入國家高鐵網絡,鐵路網加速銜接。鄂州花湖機場與武漢天河機場錯位互補,民航客貨運“雙樞紐”協同聯動。
視線放遠,眼前是一幅更為寬廣的圖景。長江沿線,武漢、鄂州、黃岡、黃石成為多式聯運聚集區,“連而不暢、鄰而不通”的斷點正一個個被打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加速奔涌。
圍繞機場,鄂州大力發展臨空產業,聚焦航空物流、智能制造、醫療健康、光電子信息等產業,推動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躍升,促進鄂州從傳統資源型重工業城市向以臨空經濟為核心的科技創新型城市轉型。
一批新興產業正與鄂州共同上演“雙向奔赴”。鄂州市臨空經濟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尹俊武介紹,3年來,臨空經濟區累計簽約億元以上項目80個,總金額1015.53億元,還與德國隱形冠軍企業協會等簽署了合作協議。“主導產業、臨空偏好型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凸顯。”尹俊武說。
與此同時,黃岡、黃石根據自身資源稟賦,與鄂州攜手抱團共建大臨空經濟區,在同向發力中發揮各自特色,使產業鏈協同更加緊密。
一子落,滿盤活。依托花湖機場,鄂州正在動能切換的新賽道上提擋加速,放大“先天優勢”與“后發優勢”的乘數效應,成為支撐湖北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8-10 10:19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8-10 10:19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