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紛至沓來 航空物流賽道火熱-熱資訊
文 / 現代物流報全媒體記者 孫輝 羅穎 綜合報道
今年以來,為滿足業務需求,各大快遞企業紛紛加碼航空運力,順豐航空、中國郵政航空開通了多條航空專線。航空專線的開通,為更多快遞包裹走向全國乃至全球提供了加速度。近日,中通貨運航空落戶長沙黃花機場的進程再度被提速,京東也不甘示弱與南航強強聯手。眾多玩家以不同方式緊鑼密鼓布局航空物流業務,尋找長遠發展的突破口。
(相關資料圖)
物流“空戰”:玩家、邏輯與想象力
航空三巨頭分拆物流板塊、快遞巨頭自建機場,航空貨運未來有多大前景?物流企業的競爭,正在從地面,進入天空。
過去幾年里,國航、南航、東航等幾大航空公司相繼完成混改,將貨運業務剝離出來成立新公司。大家的意圖都在于:除了提供普貨運輸服務以外,著重為高端制造業、跨境電商以及生鮮冷鏈等市場開拓提供貨機運力。
與此同時,快遞行業龍頭在達到規模瓶頸之后,為了擺脫同質化競爭,菜鳥、順豐、京東、圓通、EMS、中通等,通過擴機隊、建機場、收并購的方式,在航空領域的布局進入加速期。
可以看到,巨頭們在不約而同地走向新市場,有序捕捉產業升級、消費升級及新增量市場的機會。
航司分拆,利潤奶牛IPO
自東航物流在2021年完成獨立上市之后,今年上半年,國貨航、南航物流紛紛出現資本動作。
4月初,國貨航更新了招股書;5月底,南航發公告同意分拆子公司南航物流上市;至此,三巨頭物流板塊的混改加速落地,有望年內齊聚A股。
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三巨頭就陸續開始對貨運板塊進行混改,為獨立上市埋下伏筆。這個過程中,大家陸續引入物流領域相關企業。比如,國貨航的股東中有菜鳥、深國際,南航物流的股東中有中外運、普洛斯,東航物流的股東中有德邦、普洛斯。
從幾大航司貨運業務布局的時間節點來看,2002年前后是專業分工階段。此時,國航、南航、東航分別成立貨運部,利用腹艙資源提供物流運輸服務。
根據大家公開的財報數據來看,三巨頭貨運業務營收在2022年都達到了200億元級別,占航司總營收的比例在20%~50%不等。貨運板塊成為過去幾年,幾大航司收入的關鍵力量。
然而,貨運業務的收入尚在其次,最為亮眼的表現在于,貨運業務在過去幾年每年都在為航司貢獻20億~50億元的經營利潤。
從運力資產的維度來看,目前三巨頭都是以客機腹艙為主,全貨機為輔,并呈現出逐漸擴充全貨機規模的態勢。
目前來看,國貨航全貨機規模為15架,東航物流全貨機規模為15架,南航物流在今年陸續引入新貨機之后達到了17架的規模。
運力的擴充得益于業務規模的穩定。過去幾年,三巨頭的貨運量穩定在百萬噸以上。以2022年數據來看,國貨航、東航物流、南航物流的貨運量分別為99.11萬噸、132.65萬噸、114.31萬噸。
快遞自建,力推產品升級
當然,除了航司本身分拆貨運業務進行獨立經營之外,快遞企業達到一定規模之后,也開始陸續建機隊、建機場。
近日,湖南省商務廳消息稱,省口岸辦日前召開調度會,專題研究中通快遞與湖南航空合資組建貨運航司項目相關工作情況。
這意味著,在順豐、京東、圓通之后,中通也要建機場了。
目前來看,順豐是第一個自建機場、機隊的民營快遞企業。其牽手湖北鄂州,建成國內第一個專業性貨運機場——花湖機場,全貨機機隊規模達到了81架。
圓通與浙江嘉興市政府簽署戰略投資協議,在嘉興機場建設全球航空物流樞紐,目前機隊規模為13架;京東物流南通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致力于把南通機場打造為京東物流全球航空貨運樞紐,目前機隊規模為4架;中國郵政航空機隊規模為31架。
過去,航空領域的布局,是順豐的時效標簽。如今,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試圖摸著順豐過河,試圖打破經濟快遞與商務快遞之間的模糊地帶。
背后的驅動因素在于,快遞頭部要在規模經濟中尋找新的利潤源。
一方面,同質化競爭下,企業難免陷入增收不增利惡性循環。
當前,主流的快遞企業都已經達到百億票每年的業務規模。而即使這樣的業務規模面前,百世快遞、申通快遞過去幾年都面臨著虧損局面,尤其是在極兔的攪局下,不得不面對同質化的價格競爭。最終百世快遞國內業務選擇“賣身”極兔,申通快遞“賣身”阿里。
另一方面,經濟型快遞殺入順豐、京東腹地。
規模效應之下,經濟型快遞正在逐漸縮短與順豐、京東之間的時效差距,普通產品的時效基本穩定在72小時之內。在此基礎上,以申通為代表的玩家,開始聯合菜鳥基于倉網的布局,進行核心經濟圈的時效再提升。
這個過程中可以發現,順豐經濟型快遞的降維打擊中,巨額的投資并沒有燒出一張網來,反而拖累了主體,使其陷入微利的局面。最終,順豐選擇“斷臂求生”,聚焦主業,將豐網賣給了極兔。
對比之下可以發現,“價格戰”下快遞企業卷的是成本能力,如今航空正在成為快遞企業卷服務的關鍵一戰。
由此,繼順豐建成國內首個專業性貨運機場之后,京東、圓通、中通等陸續將建機場、建機隊放到重要的戰略位置來看。
跨境業務是主賽道
航空貨運的想象力,除了時效分層之外,還有新的增量。
根據幾大航司物流板塊的財報及招股書數據顯示,航空貨運板塊主要有三大業務方向:快遞快運、跨境電商、高端細分。
快遞快運業務,主要是向郵政、快遞快運、航空貨運代理等同行業客戶提供傳統航空貨運代理業務;跨境業務主要是源于跨境電商在近幾年表現出高增長的態勢,正在成為我國外貿增長的重要引擎,表現出足夠的成長性;高端細分則是在航司垂直化挖掘中,形成對生物醫藥、3C電子、航空器材等細分市場的解決方案。
這種業務結構中,哪個是大頭?
根據國貨航的招股書數據透露,過去三年其國際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78.30%、78.78%、83.36%,也就是說,有8成左右的業務來自跨境物流。
此前,南航物流相關負責人也曾透露,中國的高端制造業、跨境電商產業的全球布局下,加速了中國制造和中國產品進入全球供應鏈時代的步伐,跨境產業是航空貨運最關鍵的驅動力。
與此同時,對比三巨頭國際業務與國內業務的噸公里收入來看,國際業務基本為國內業務的2~3倍。高發業務場景、高單位運價、高增長潛力疊加之下,跨境電商物流成為航空貨運的主賽道。
這并不意味著,跨境業務會持續帶領航空貨運快速奔跑。過去幾年,航空貨運的高利潤水平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結果。
第一,隨著國內企業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航空物流需求日益增長。第二,疫情環境下,國際運力供不應求,由此帶來了航空物流價格的上漲。第三,航油、飛機及航材等主要采購成本并未同等幅度地顯著增加。
幾大因素綜合之下,航空貨運呈現出較高盈利性。
接下來,隨著市場供需關系逐步恢復常態,航空貨運領域玩家越來越多,預計市場競爭將重新趨于正常發展態勢,甚至是微卷的狀態。這個時候,航空貨運企業的服務能力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以往,航空貨運企業關注的是干線運輸,航空物流業務的承運環節對上下游議價能力相對有限。隨著以國貨航、東航物流、南航物流等為代表的企業紛紛加快傳統貨運業務轉型,在以傳統的航空運輸服務為核心的基礎上,逐步把服務延伸至航空物流鏈條兩端,致力于實現物品的“端到端”流動,并集成融合運輸、倉儲、配送、信息等多種服務功能,競爭即將從干線運力轉移到國際化全鏈條能力。
目前,機場、機隊正在成為巨頭的抓手。類似菜鳥、順豐等企業也是依托機場、海外HUB的節點來延展端到端的能力,持續發揮資源整合優勢,依托自建、收購、強化全鏈條的把控。
整體看來,航空貨運領域正在迎來越來越多玩家。這種代表高端市場標簽的場景,正在成為物流企業分化的關鍵點。
來源:云聯智庫
作者:賈藝超
關注:中通擬建貨運航空公司,或落戶長沙
中通布局航空貨運又有新動向。據湖南省商務廳發布的消息,中通快遞與湖南航空合資組建貨運航司的項目正在溝通中。
上述消息指出,在湖南省商務廳的專題調度會中,中通快遞集團副總裁金任群匯報了關于組建貨運航司的工作進展及落戶長沙的相關政策訴求。湖南航空相關負責人則就后續開展業務及取得航空貨運牌照提出工作建議,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項目推進情況進行了交流。
湖南省政府口岸辦主任鄧衛平在會議中指出,中通貨運航司選擇落戶長沙,對于長沙乃至湖南航空貨運的發展將提供有力支撐;湖南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及長沙黃花國際機場T3航站樓的建設,也將為中通貨運航司和湖南航空在湘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鄧衛平表示,希望中通貨運航空能夠前瞻布局、系統規劃、一次謀劃、分步實施,結合企業自身業務需求,深耕湖南,滿足湖南及周邊省市的產業企業需求。湖南省市縣政府非常重視中通貨運航空落戶長沙,將整合相應資源形成合力,加強溝通,滿足企業合理訴求,加速推動中通貨運航空落戶長沙相關政策落地。
中通方面公布的信息顯示,中通快遞已經在湖南布局建設樞紐電商物流園區,建成后將成為中通在全國的三大樞紐園區之一,可吸納3000名人員就業,實現營收約20億元、繳稅1億元。
另據報道,中通擬與湖南航空合作組建貨運航空公司,填補湖南省內空白,帶動黃花機場貨郵吞吐量增長及湖南自貿區外貿、外服等產業發展。參與此次湖南省商務廳專題調度會的湖南航空,其主運營基地在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并在昆明、南京、無錫設有運營基地,機隊規模16架次。
當下,快遞公司在“制空權”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通過航空公司+機場建設的捆綁模式,加強航空貨運布局。目前,順豐在湖北鄂州投建的花湖機場已正式投入運營;京東物流成立的航空公司也正式開通航線,同時京東還參與投資了南通機場;圓通速遞計劃在嘉興建設樞紐中心;中國郵政則在江蘇南京建設了航空基地。“一定要走聯合艦隊的模式,單打獨斗在這個領域很難有大的突破。”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表示。在他看來,雖然布局航空貨運的門檻很高,需要大量的資金加持,但目前市場的爭奪已經十分激烈。
長期以來,我國航空貨運以客機腹倉帶貨為主,客貨同機占了航空貨運量90%以上,全貨機數量很少。加快建立貨運航空的生態鏈,滿足國際高端物流和應急物流服務需求,也成為我國新發展格局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要求。
國家發改委、民航局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中便提出,鼓勵航空貨運企業與快遞物流企業打破所有制限制,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快遞物流企業,以大型快遞物流企業為主體,以其組建的貨運航空公司為主基地航空公司,參與主導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規劃、建設和運營。
來源:界面新聞
作者:白帆
視點:京東聯手南航探索中國航空物流高質量升級路徑
當前,隨著全社會數智化進程不斷加速,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已經成為各行各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記者從京東集團獲悉,南航物流與京東物流共建的一體化智能航空物流平臺于去年底完成一期項目的投產交付后,目前正準備持續推進二期合作,深化南航物流其他業務中心的建設和貨站等數字化轉型業務。平臺投入運營后,將進一步整合全球生態合作資源,聚合航空物流產業價值鏈,合理構建“全場景”航空綜合物流生態圈。
據悉,基于南航物流的發展需求,京東物流為其定制了從戰略規劃咨詢到智能平臺搭建,再到物流產品共建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該平臺以航空貨運為核心,全面整合從工廠、倉儲、運輸到機場貨站、海關、航空運輸,為客戶提供門到港、港到港以及港到門的端到端、一體化航空物流服務方案,以此帶動上下游陸運、清報關、分揀等作業環節整合和流程優化。
京東集團客戶合作部王英楠對記者介紹說,一體化智能航空物流平臺一期主要解決資源型央企從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的問題;搭建支撐新業務形態的業務系統、IT系統、技術體系,使之完成綜合物流服務商的基本需求。二期則是深化從生產,營銷到計費等系統的數字化轉型。2023年,雙方繼續深入一體化智能航空物流平臺的二期合作。
南航物流副總經理陶成慶稱,南航物流致力成為智慧賦能、鏈接產業的國際航空物流領先者。雙方制定的一體化智能物流平臺三年滾動建設計劃,將助力南航物流成為逐步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四流合一的現代綜合物流服務商。未來,雙方也將通過數字化、自動化與信息化等方式,拉通南航物流轉型后的市場化運作,進一步推動南航物流業務創新。
作為最大化實現全行業降本增效的技術與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京東工業長期致力于以技術驅動工業供應鏈全鏈路數智化。此次合作中,京東工業就基于數智運維解決方案京備云、墨卡托標準商品庫、智能采購平臺京東工采、履約基礎設施前置倉京工柜等技術服務產品,圍繞采購計劃制定、采購流程管理、倉配管理、履約交付等環節打造了供應鏈全鏈路數智化解決方案,降低中國航發(成發)備品備件供應鏈的綜合成本。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傅曉羚
相關閱讀:2023航空物流趨勢發展論壇召開
2023年6月15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航空物流分會、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主辦的“2023航空物流趨勢發展論壇”在上海成功召開。
本論壇聚焦后疫情時代全球航空物流市場的機遇與挑戰,探討亞洲市場及國際市場新趨勢與新發展,把脈新風向。論壇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航空物流分會副秘書長李勝主持。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航空物流分會執行副會長朱益民表示,期待通過本次論壇,搭建一個航空物流產業上下游企業交流合作的平臺,為航空物流業的發展指明新的方向,最后預祝論壇圓滿成功。
菜鳥國際航空物流歐洲大區總經理章丹青在主題演講《支持跨境電商發展共建全球數智航空物流網絡》中表示,菜鳥正大力構建互聯互通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兼具基礎設施“硬聯通”和數智建設“軟聯通”,同時利用自身數字化資源優勢,提升跨境物流操作效率和透明度,持續提升跨境物流體驗。
國泰航空中國區貨運服務經理蔣晨蛟在主題演講《未來國際航空運力的變化趨勢》中表示,全貨機運力未來將持續增加,大量改裝機將很快加速投入國際航空貨運市場。由中國始發的客機腹艙運力進一步恢復,預計在2024年底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各條航線的運力也將進一步增加。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保區招商總監邢永革在主題演講《后疫情時代國際供應鏈規劃應對》中表示,綜保區接下來將重點聚焦生物醫藥、國際供應鏈、航空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并積極培育和發展跨境電商、服務外包等創新業態,成為京冀協同發展的“試驗田”。
天信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貨站業務部經理王睿在主題演講《以數智化轉型助推航空物流協同運營》中表示,天信達立足助力航空物流產業鏈各環節信息化發展的行業發展要求,整合航空物流信息化產品搭建經驗與優勢,加快民航向不同航空公司和機場貨站服務建設的步伐,為優化航空物流企業原有業務流程,建設電子貨運系統提供“一站式”專業服務與“一體化”的全面解決方案。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貨運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CarstenHernig在主題演講《機場貨站未來發展的方向》中表示,預計到2025年,浦東機場貨運站對危險品處理的年需求將超過4萬噸。為配合市場發展,浦東機場貨運站計劃擴建6個獨立DG倉庫,總面積約3322平方米,屆時危險品年處理能力預計達到4.2萬噸。
準時達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劉文祥在主題演講《賦能航空物流產業延伸助推中國品牌制造出海》中表示,數字化轉型將成為提升中國航空物流績效的可行路徑,這要求大型物流企業需要提供以數字化為驅動的智造協同供應鏈解決方案。準時達自行研發的JusLink可提供供應鏈端到端的全流程可視化,實現覆蓋采購商、供應商和第三方物流等供應鏈環節的多角色的信息協同和共享,提升供應鏈流程的效率。
來源:中物聯航空物流分會
《 現代物流報 》( 2023年6月19日 A3版)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6-19 17:10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6-19 17:10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