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市持續低迷或使歐佩克+陷入困境_全球熱文
中國石化報2023年06月16日訊有媒體報道,此次歐佩克+部長級會議經過7個小時的艱難談判,最終達成了減產決議。其間,有非洲產油國因反對削減產量而退出了會議,使談判一度陷入僵局,這也反映了在低迷的國際石油市場環境下,歐佩克+正陷入困境。
國際石油價格持續走低
今年以來國際石油市場的重大新聞之一,是4月3日沙特等9個歐佩克+國家宣布的自愿減產行動,國際油價在短暫上漲后,從4月底又開始下跌,并于5月創下上半年新低,說明今年以來全球石油需求不振,國際石油市場持續低迷。
【資料圖】
以布倫特油價為例,今年1月3日開盤交易以來,1月23日出現今年最高收盤價88.19美元/桶,稍后雖有波動,但至3月中旬都維持在80美元/桶以上。此后,布倫特油價開始走低,3月17日跌至72.77美元/桶。在沙特等9個歐佩克+國家自愿減產消息的刺激下,4月的大部分時間里,布倫特油價又重回8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但從4月底又開始下跌,并持續到現在。今年上半年布倫特油價最低收盤價是5月3日的72.33美元/桶。1月3日~6月5日,布倫特原油期貨收盤價的均價為80.81美元/桶。
WTI價格走勢與布倫特油價基本一致,只是價格水平更低。4月12日,WTI收出了今年以來的最高價,為83.26美元/桶。3月中旬的7個交易日、5月3日和4日兩個交易日、5月30日和31日兩個交易日,WTI都收于70美元/桶以下,3月17日收于66.74美元/桶,為今年上半年的最低水平。從1月2日開盤到6月5日,今年WTI期貨收盤價的均價為75.67美元/桶。
俄羅斯成為歐佩克+最大難題之一
歐佩克+誕生于2017年1月1日,沙特和俄羅斯是歐佩克+事實上的兩個“帶頭大哥”。2022年2月以來的地緣政治沖突,在讓俄羅斯面臨一系列外交和經濟困境的同時,也使得俄羅斯成為歐佩克+的難題。
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出口,是俄羅斯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在一段時間里,面對地緣政治壓力,俄羅斯不得不大幅打折低價出口石油,使石油出口規模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今年3月以來,俄羅斯石油出口規模逐漸恢復常態,并于5月中旬創下去年2月以來的新高。
今年2月10日,俄羅斯宣布,3月~6月減產50萬桶/日。4月3日,在沙特等國宣布自愿減產的同時,俄羅斯也宣布自愿減產50萬桶/日,并將減產措施延長至今年底。
不過,隨著有關行業機構不斷公布俄羅斯石油出口量屢創新高,行業內外都懷疑,俄羅斯是否真的兌現了減產承諾。有媒體報道稱,此次部長級會議召開前,沙特就認為俄羅斯持續向市場供應了大量低價石油,破壞了歐佩克+提振油價的努力,沙特官員已向俄羅斯高級官員表達了不滿,要求俄羅斯遵守此前商定的減產協議。
此次部長級會議的公告中,就有關于根據二手信源核實俄羅斯原油產量的內容。在此次部長級會議期間,阿聯酋能源部部長馬茲魯伊表示,客觀性和準確性在評估石油產量數據時十分重要。俄羅斯財政部6月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5月,該國來自石油和天然氣稅收的預算收入同比下降了36%,至5707億盧布(約合70億美元),俄羅斯經濟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因此可以預見,俄羅斯石油產量問題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里,影響歐佩克+的團結和其在國際石油市場主導地位的關鍵因素之一。
持續減產已使多數歐佩克+國家難以承受
對于資源型國家來說,初級資源的生產和出口是維系其經濟社會的重要手段,因此,全球20多個主要石油生產和出口國才走到了一起,組成了歐佩克+。對于該組織中的很多參與國來說,減產的數量和持續的時間都是有限度的,長時間的持續減產已使很多參與國難以承受。
為應對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石油消費的巨大沖擊,2020年4月12日的歐佩克+第10次部長級會議決定,自2020年5月1日起實施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產行動,當年5月和6月減產原油970萬桶/日。事實上,在這次會議舉行前3天的4月9日,為時9個小時的歐佩克+第9次部長級會議,就因為墨西哥不愿意減產40萬桶/日、只同意減產10萬桶/日而流產。而歐佩克+第35次部長級會議舉行了7個小時,僅從會議的時間上就可以看出要說服并落實每一個參與國同意減產的難度。
阿聯酋是歐佩克+中僅次于沙特、俄羅斯和伊拉克的第四大石油生產國,自歐佩克+體制運行以來,阿聯酋產量配額一直爭議很大。2021年4月27日歐佩克+第16次部長級會議上,阿聯酋分配到的原油產量上限為316.8萬桶/日,但阿聯酋不認可這個限額,要求將原油產量上限增加到380萬桶/日。正是由于這一爭議,原定于2021年7月1日舉行的歐佩克+第18次部長級會議被取消,迫使歐佩克+直接于2021年7月18日舉行了第19次部長級會議。從第35次部長級會議公告來看,在其他參與國減產的情況下,2024年阿聯酋的原油產量上限卻增加了20萬桶/日。
此外,安哥拉、剛果和尼日利亞3個非洲產油國的產量數據也有待核實,并將在今年底前依據核實的產量數據,更新3個國家2024年的原油產量上限。本次部長級會議期間,因為不同意分配的原油產量配額,部分非洲產油國中途退出了會議。因此,可以預料的是,此次會議后,關于這幾個非洲產油國實際原油產量的核實問題,將成為歐佩克+關注的焦點之一。
此次部長級會議公告認可了埃信華邁、伍德麥肯茲和睿咨得能源3家行業機構為可靠的第三方數據來源,并將根據3家機構的數據核實歐佩克+參與國的產量數據。歐佩克+國家對于各自產量的真實數據已經到了斤斤計較的程度,說明了維持歐佩克+減產紀律的難度。
在此次會議舉行前,還發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即歐佩克禁止包括路透社、彭博社、道瓊斯、《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多家媒體進場報道,原因是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認為,他本人的市場觀點“沒有得到公允的傳播”,導致了近幾周油價的下跌。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3-06-19 14:4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3-06-19 14:4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