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內外貿一體化打開方便之門 環球聚看點
【資料圖】
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為中國潛在的外貿經營者提供了更低的進入門檻。這突出體現了在新一輪改革開放進程中,政府鼓勵和支持各類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空間的積極態度,也進一步彰顯了中國推進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
該項措施出臺,將進一步釋放廣大外貿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外貿增長潛力。2022年前11個月,全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同比增加7.3%,合計進出口19.41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占同期全國外貿總值的50.6%,比去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更為重要的是,個人作為對外貿易主體將登上歷史舞臺。修法前,雖然個人被允許從事外貿業務,但只有企業具備備案登記權限。由于限制條件嚴格,辦理手續流程繁瑣,極大阻礙了個人作為對外貿易主體參與對外貿易經營活動。修法后,取消個人作為對外貿易主體的限定。同時,商務、海關、稅務、外匯等相關部門及銀行等金融機構也應為個人主體參與外貿活動提供便利。今后,看好國際經濟形勢的企業和個人主體可以順利進入國際市場,第一時間抓住國外商機,探索鏈式發展,實現供應鏈升級。同時利用先進數字技術,如人工智能、5G等,提升數智化水平,加快企業對國際市場的反應速度。
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意味著中國外貿便利化程度進一步大幅提升。精準著眼企業外貿需求、不斷優化外貿流程、打造極簡登記新優勢,是中國外貿發展“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的重要方向。改革后,對于申請進出口環節許可證、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證書、配額、國營貿易資格等相關證件和資格的外貿市場主體,有關部門不再要求其提供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材料。可以說,此項措施大幅放寬中國對外貿易經營的準入門檻,有利于促進外貿市場公平競爭,簡化外貿行業行政手續,減少外貿經營市場的行政成本,提高外貿市場的效率,優化外貿市場環境,推動形成政府服務企業的新型政企關系。
此項對外貿經營者監管改革,將大大優化中國外貿企業營商環境,激發外貿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改革為外貿經營者“松綁”減負,推動政府向服務型政府進化,這體現了“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標準,是在外貿監管體系改革中的重要創新成果。根據世界銀行關于營商環境的評估,中國企業完成進出口貿易環節所花的平均時間為64小時,遠高于世界先進水平的2小時。此次改革將使該項營商環境指標得到顯著改善和提升。
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是制度型開放的內生要求和必然結果。中國外貿主體經歷了從國有企業到集體所有制,再到上市公司和鄉鎮企業的演變。2001年中國加入WTO,將審批制轉變為備案登記制,允許個體經營者和民營企業辦理外貿經營權。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現有備案登記制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要求進一步開放貿易經營制度,跟國際接軌,為國內市場主體開展外貿業務掃清資質上的障礙,促進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通過此項規定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僅可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而且有利于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為內外貿一體化打開方便之門。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2-15 11:5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2-15 11:5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