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什么意思?它是如何統計的?
1、國內生產總值和gdp有區別嗎
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簡稱gnp) 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
區別主要在于gdp是以國家區域為劃分。打個比方,一個日本企業(任何國外企業)在我國的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計入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中,而在日本計入他們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中。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
理論上講cpi上升導致物價水平上升,而gdp是以產品的最終總價值來計算,也就是說cpi的上升會影響gdp的上升。反之亦然。
而實際上cpi 的過度上漲代表物價和勞動力成本上漲,會使企業和居民預期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導致生產的減少和消費的減少,使得gdp下降,國民經濟收到影響。另外物價上漲,會使利率上升,導致投資的下降同樣是gdp下降。最后,本國物價上漲使得國外產品相對廉價,影響出口,從而使gdp下降!
2、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什么意思?它是如何統計的?
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更佳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GDP并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GDP核算有三種 *** ,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 *** 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理論上三種 *** 的核算結果相同。
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價值的一種 *** ,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
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核算 *** 。按照這種核算 *** ,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產品和服務的最終去向,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與服務凈出口三個部分。
擴展資料:
GDP指數的意義
(一)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中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 心指標。它反映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究竟處于增長抑或衰退階段,從這個數字的變化便可以觀察到。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兩種,以總額和百分比率為計算單位。
當GDP的增長數字處于正數時,即顯示該地區經濟處于擴張階段;反之,如果處于負數,即表示該地區的經濟進入衰退時期了。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與勞務的總量乘以“貨幣價格”或“市價”而得到的數字,即名義國內生產總值,而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等于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
因此,即使總產量沒有增加,僅價格水平上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仍然是會上升的。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國內生產總值的上升只是一種假象,有實質性影響的還是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率,
所以使用國內生產總值這個指標時,還必須通過GDP縮減指數,對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做出調整,從而精確地反映產出的實際變動。
因此,一個季度GDP縮減指數的增加,便足以表明當季的通貨膨脹狀況。如果GDP縮減指數大幅度地增加,便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是貨幣供給緊縮、利率上升、進而外匯匯率上升的先兆。
(二)國內生產總值是反映常住單位生產活動成果的指標。常住單位是指在一國經濟領土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
經濟領土是指由一國 *** 控制或擁有的地理領土,也就是在本國的地理范圍基礎上,還應包括該國駐外使領館、科研站和援助機構等,并相應地扣除外國駐本國的上述機構(國際機構不屬于任何國家的常住單位,但其雇員則屬于所在國家的常住居民)。
經濟利益中心是指某一單位或個人在一國經濟領土內擁有一定活動場所,從事一定的生產和消費活動,并持續經營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單位或個人,一個機構或個人只能有一個經濟利益中心。
一般就機構(單位)而言,不論其資產和管理歸屬哪個國家控制,只要符合上述標準,該機構在所在國就具有了經濟利益中心。就個人而言,不論其國籍屬于哪個國家,只要符合上述標準,該居民在所在國就具有經濟利益中心。
因為常住單位的概念嚴格地規定了一個國家的經濟主體范圍,所以其對于確定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口徑,明確國內與國外的核算界限以及各種交易量的范圍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更佳指標。
包括農林漁業、礦業、建筑業、制造業、運輸業、郵電和公用事業、電、煤氣、自來水業、批發、零售商業、金融、保險、不動產、服務業、 *** 服務和 *** 企業。
統計 *** : 把以上部門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加總,再與國外要素凈收入相加,也就是對于國家來講就是國內生產總值,是各個地區生產總值加總。
一個人出車禍了然后就醫、買車,不能算作GDP,因為這是是消費,不是生產。
GDP的主要特征
1、局限性
(1)由于GDP用市場價格來評價物品與勞務,它就沒有把幾乎所有在市場之外進行的活動的價值包括進來,特別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產的物品與勞務的價值。
(2)GDP沒有包括環境質量,設想 *** 廢除了所有環境管制,那么企業就可以不考慮他們所引起的污染而生產物品與勞務。
在這種情況下,GDP會增加,但福利很可能會下降,空氣和水質量的惡化要大于更多生產所帶來的福利利益。
(3)GDP也沒有涉及收入與分配。
(4)GDP概念是源自于交換產生財富的原理。
2、可比性
《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采納了聯合國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則、內容和 *** ,因而GDP數據具有國際可比性。
在開展全國經濟普查或計算 *** 及分類標準發生變化后對季度GDP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因此1992年1季度以來的季度GDP時間序列具有可比性。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國內生產總值
一個國家全部生產值。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就是國內生產總值英文的縮寫。她包括農林漁業;礦業;建筑業;制造業;運輸業;郵電和公用事業;電、煤氣、自來水業;批發、零售商業;金融、保險、不動產;服務業; *** 服務和 *** 企業。 統計 *** : 把以上部門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加總,再與國外要素凈收入相加,也就是對于國家來講就是國內生產總值,是各個地區生產總值加總。 一個人出車禍了然后就醫.買車,不能算作GDP,你是消費,不是生產。
希望采納GDP(國內生產總值):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1]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一般一個季度或一年統計一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產業經濟排行榜
-
2022-11-14 13:58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1
產業經濟熱門推薦
-
2022-11-14 13:58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