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 中國煤炭進口量創新高!
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規劃》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的能源保障要更加安全有力。《規劃》對煤炭、原油、天然氣的產量提出了新要求,到2025年,國內能源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46億噸標準煤以上,原油年產量回升并穩定在2億噸水平,天然氣年產量達到2300億立方米以上。
煤炭供應將平穩有序
富煤是中國能源稟賦的特點之一,煤炭是中國保障能源供應的主要抓手。“《規劃》提出,要進一步保障了中國煤炭供需穩定和能源安全,提升煤炭儲備能力,增強中國煤炭自主供給能力,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總體要求下,煤炭行業將加速向綠色生產、綠色消費轉型升級。”中宇資訊分析師蘇嘉表示。
從國內煤炭與進口煤炭所占比例來看,目前,中國煤炭對外依存度較低,具有較強的獨立自主性。2021年中國煤炭進口量達3.23億噸,為近年最高。但總體而言,中國國內煤炭產量占中國煤炭供應的絕大部分市場,進口煤炭僅占約7%左右。
與此同時,隨著供給側改革持續進行,新增先進產能不斷替代落后產能,中國原煤產量不斷增長。“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隨著國家及地方政府積極推進增產保供,煤炭優質產能的持續釋放,國內煤炭產量增長顯著,創近年煤炭產量新高。”蘇嘉表示。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中國生產原煤40.7億噸,比2020年增長4.7%,比2019年增長5.6%,兩年平均增長2.8%。
“伴隨著煤炭采選業科研經費不斷提升以及煤礦規模擴大,中國采煤及掘進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新增先進產能不斷代替落后產能,在國家積極推進煤炭增產增供工作的指引下,煤炭市場供應將平穩有序。”蘇嘉表示。
國內原油產量穩步上漲
長期以來,復雜的國際關系、動蕩的地緣政治、不平等的地區溢價、運輸線路的不穩定等因素,都對中國進口原油的成本和進口渠道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進口油源的保供也常常面臨著不確定性。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凈進口國,原油進口量在2020年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5.42億噸,對外依存度達到了73.6%。
今年以來,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令原油價格上漲,高波幅已經成為原油價格波動的常態。“高油價不僅傷害了原油消費國的根本利益,更會對經濟造成嚴重的損傷,中國目前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期,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卻更趨復雜嚴峻,因此在‘十四五’期間國家將能源安全再度放到了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金聯創原油分析師奚佳蕊表示。
根據《規劃》的政策導向,中國的原油年產量力求穩定在2億噸的水平之上,奚佳蕊認為,要達到這個目標并不困難。“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原油產量為3347萬噸,同比上漲4.6%,該漲幅是2012年同期以來最大的漲幅,預計今年全年中國的原油產量可達到2.05億噸。”奚佳蕊表示。
非常規天然氣迎發展機遇
“達到《規劃》提出的產量目標問題不大,且非常規天然氣將成為國內天然氣增儲上產的主要力量。”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孫雪蓮表示。
“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增強油氣供應能力,主要措施包括,要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堅持常非并舉、海陸并重,強化重點盆地和海域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和勘探,夯實資源接續基礎。加快推進儲量動用,抓好已開發油田“控遞減”和“提高采收率”,推動老油氣田穩產,加大新區產能建設力度,保障持續穩產增產。積極擴大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加大頁巖油、頁巖氣、煤層氣開發力度。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對外表示,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以頁巖氣等非常規資源為重點,推動國內天然氣增儲上產,夯實國內資源保供的基礎,因此非常規天然氣將在“十四五”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產業經濟排行榜
-
2022-04-22 15:22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1
產業經濟熱門推薦
-
2022-04-22 15:22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