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略陽縣供電公司:全電制茶 產業興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魏璇報道4月14日,下了一夜的雨仍未停歇,陜西略陽縣硤口驛鎮硤口驛村的茶農鄭佳仍然忙的腳不沾地,前一天采摘的百余斤仙毫要趕緊炒制出來。看著眼前清香稚嫩的綠芽兒通過全電炒制就能變成致富的“金葉葉”,鄭佳喜上眉梢高興地哼起了小曲。
下雨天,鄭佳給在茶園里務工的村民放了假,炒茶的重任就落在他一人肩上,“有個幫手就好了,小半天工夫就能干完活兒”他自言自語道。正在這時國網略陽縣供電公司的員工出現在了眼前。“嘿!稀泥爛滑的天氣你們咋來了,我正愁缺幫手哩!”鄭佳打趣地說。供電員工蒲成煜二話不說,端起滿滿一篩子茶葉往炒茶機前走去,原本只能聽見機器聲的制茶車間響起了歡聲笑語。“多虧你們經常上門檢查用電設施,用電從來沒掉過鏈子。”鄭佳感激地說。
2016年原本承包工程的鄭佳轉產種茶,承包700畝高山茶園,是當地最大的茶葉種植戶。當初,引進殺青、揉捻、烘干等全電設備的鄭佳還曾擔心用電跟不上。不料,國網略陽縣供電公司硤口驛供電所得知他的用電需求后,不等制茶設備完全安裝到位就把電通到了制茶車間,電氣化設備炒制茶葉無煙塵、易控溫,推上電閘一鍵便可設定好溫度和時間,炒制出的茶葉色澤綠潤,湯色清澈明亮,香氣撲鼻。有了可靠的用電保障,嘗到甜頭的鄭佳逐步實施產業升級,在茶山上建了養殖場,還建了80畝果園,將養殖場的糞便發酵成有機肥施在茶園、果園中。目前,鄭佳的循環農業生態園可吸納長期務工人員10名,季節性用工150人,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近年來,略陽縣搶抓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大好機遇,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優質電能,大力發展高山綠茶,隨著種茶技術和電氣化制茶技術的推廣應用,全縣的茶葉種植面積已達到2萬畝,茶葉種植、加工企業增至10余家,預計2022年可產漢中仙毫、漢中毛尖等名優綠茶50噸,產值達2200多萬元。
下一步,國網略陽縣供電公司將聚焦茶葉、烏雞、食用菌等鄉村振興骨干產業,加大電能替代推廣和清潔能源供應力度,助力縣域經濟發展和“雙碳”目標的實現。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關鍵詞: 供電公司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