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能源智能礦山建設獲科技部肯定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我現在戴的這款5G+XR智能眼鏡,可以應用于煤礦設備檢修和應急救援等各種領域,地面技術人員可通過傳送的實時畫面進行技術指導,有效提升企業的科技保安水平……”2月10日,國家科技部專家與國家能源集團烏海能源老石旦煤礦工作人員分別在北京和老石旦煤礦16401智能化綜采工作面進行視頻連線。
雖然跨越千余里時空、橫亙近四百米地層,但對話流暢、視頻清晰,良好地展示了老石旦煤礦智能化礦山建設取得的新成效,科技之光再次在這座有著近70年開采歷史的老礦井綻放出絢麗光彩。
連線過程中,老石旦煤礦工作人員向科技部專家詳細介紹了基于5G技術的智能采煤、智能調度控制、AI智能分析、智能設備監測、巡檢機器人、智能供水、智能穿戴設備在井下的創新應用,并現場展示了5G技術和新裝備新工藝對提升礦井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職工工作環境、提升職工幸福指數等方面所產生的積極促進作用。
近年來,烏海能源緊跟煤炭企業發展形勢,統籌安排部署,加快推進智能化礦山建設步伐。按照“一礦一策”建設格局和示范先行、逐步推行、持續升級的建設思路,加大智能化裝備投入力度,推進各礦井智能化升級改造,解決采掘接續難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階段性成果。老石旦煤礦智能化礦山建設于2020年9月啟動,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扎實推動智能化礦山建設,已順利通過自治區專家組驗收。2021年5月老石旦煤礦與中國移動合作建設完成了5G+智能化礦山建設項目,實現煤礦5G網絡地面和井下的全覆蓋和基于5G技術的7個應用場景。2021年7月建成烏海市首家智能綜放工作面并順利投產,實現地面一鍵啟停、自動截割、自主拉架。主運輸、供電、排水等多個系統實現了遠程集中控制,系統固定崗位無人值守,重點崗位應用了智能巡檢機器人。主運輸系統實現“煤多快運、煤少慢運、沒煤怠速或停機”功能,降低皮帶空轉率;輔助運輸實現無軌膠輪車位置顯示、速度監測、交通管控等多項功能,提高安全系數和工作效率。減人提效成果顯著,已實現減員76人。
責任編輯:張棟鈞
關鍵詞: 礦山建設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