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冬奧志愿服務一線
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冬奧志愿服務一線
——華北電力大學冬奧賽會志愿者黨團組織建設工作紀實
2022年2月4日立春,萬眾矚目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拉開帷幕。1.4萬余名來自高校的賽會志愿者在北京、延慶、張家口兩地三賽區投身志愿服務,以青年人的熱情、自信和友愛為世界奉獻一場“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
華北電力大學142名師生經過層層選拔成為了“燃燒的雪花”,在服務冬奧一線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這中間離不開冬奧志愿者黨團組織的引領,更離不開冬奧志愿者黨員、團員的無私奉獻。
黨團聯動,做志愿者的主心骨
充分發揮黨團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發揮主心骨的支撐作用是圓滿完成歷次大型活動志愿服務的必由之路。學校黨委始終將大型賽事和大型活動志愿服務中的黨團組織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校黨委書記周堅為全體志愿者講授“冬奧第一課”,要求臨時黨支部切實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把“鮮紅的黨旗牢牢扎在駐地”,師生黨員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在奉獻崗位上“亮身份”“展形象”,用實際行動集中展現出華電人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書寫“冰新一代”的青春風采。此次冬奧會賽會志愿者招募完成之初,學校黨委即醞釀臨時黨組織、團組織的構建,選派帶隊教師和學生骨干作為臨時黨團組織負責人。學校在延慶制服和注冊分中心成立了1個臨時黨支部、2個臨時黨小組和4個臨時團支部;在張家口制服和注冊分中心成立了1個臨時黨支部和1個臨時團支部;在延慶住宿領域成立了1個臨時團支部。
在整個冬奧會服務期間,臨時黨團組織充分發揮黨團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建立了黨團聯動的組織體系,做到了理論學習同進度、分層次,業務實施黨員帶動團員,日常生活黨員關心團員,思政教育全員覆蓋。共開展主題黨日活動11場,主題團日活動11場,開展線上學習13次,線下讀書活動8次。
建立了黨員與團員在業務領域范圍內的聯系機制,即1名學生黨員聯系2名學生團員,現階段已實現場館內志愿者全員覆蓋。此外,還為每一名學生黨員指派了一名工作人員黨員干部作為工作導師和聯系人,形成了一名工作人員黨員、一名學生黨員、兩名學生團員的小組聯動體系,為場館正常運行和志愿服務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強化引領,做志愿者的引路人
思想建設是黨團組織建設工作中的核心內容。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志愿者的思想建設,多次強調充分發揮冬奧賽事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充分挖掘志愿服務過程中涌現的先進典型,不斷提煉和豐富志愿服務在“大思政”格局中的精神內涵,讓每一名志愿者都能在服務奉獻、貼近國家大事中擔當重任,練就過硬本領。
華北電力大學冬奧會志愿者黨團組織將思想引領和思政教育作為重中之重來抓。一方面,臨時學生黨團組織定期開展理論學習,以奧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務精神為引領,努力拓展宣傳教育內容和時代內涵,把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結合起來,引導志愿者深化理解,提高認識。自2021年10月首批志愿者進駐場館至今,各臨時黨團組織已組織理論學習十余次;另一方面,臨時黨團組織在重要時間節點,做好活動策劃與組織,將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其中,為志愿者留下值得珍藏的寶貴精神財富。農歷新年,立春舉行的開幕式,奧運賽事中的中國奪金時刻……臨時黨團組織根據不同主題,分別設置一起過新年、看大國奧運外交、體育精神等交流環節,充分激活“隱含”的思政元素
服務為本,做志愿者的貼心人
自臨時黨團組織成立以來,廣大黨員和團員始終將服務作為體現自身價值的一種標志與座右銘。首先,將服務冬奧、服務場館作為日常修煉來抓。臨時黨團組織在學生志愿者中發起了“我為冬奧做貢獻,我為場館辦實事”系列活動。截至目前,已搜集整理并完成辦實事條目60余條。學生黨員注冊業務領域的宋明樾同學,自行設計了信息比對方法,為海量數據比對工作提供了簡易方法,得到場館的大力推廣。其次,將關懷關心志愿者作為黨團組織的重要工作。臨時黨團組織建立了信息反饋機制,定期搜集志愿者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難題,通過會商形式尋求解決辦法,建立起場館與志愿者之間的溝通橋梁。在臨時黨團支部的推動下志愿者們反映的沒有自習場所的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場館在駐地為志愿者開辟了自習室。最后,完善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讓志愿者無后顧之憂。臨時黨團組織從志愿者最關心的問題抓起,明確具體任務和推進措施,堅持實事求是,深入剖析問題的根源; 堅持“打開窗戶說亮話”,通過多渠道為志愿者提供全方位、無死角的服務保障。
知行合一,讓志愿者成為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承者
冬奧會志愿服務對于青年學生來說不僅是一次難忘的人生經歷,更是通過參與志愿服務,將奧林匹克精神深植于內心并發揚光大的成長過程。華北電力大學冬奧會志愿者臨時黨團組織從知和行兩個方面下功夫,促進冬奧精神、志愿服務精神在青年學生心中萌芽。
以知為先,以知促行。志愿者黨團組織在成立之初就利用學校已有的冬奧知識學習體系,在志愿者中開展了冬奧知識講堂、線上冬奧知識問答等活動,普及冬奧知識。發動學生黨員為大家開展冬奧工作坊活動,講述冬奧故事。學生黨員李超在研究生期間曾經從事過體育解說工作,在此次志愿服務過程中,利用業余時間開設了《超哥大講堂》欄目,從專業的角度為場館各類人員講解花樣滑冰和冰壺等賽事,得到了場館各類人員的一致好評。臨時黨團支部成員來到延慶冬奧展廳開展黨課現場教學,聆聽北京冬奧會從申辦到籌辦再到順利開幕這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讓廣大黨團員體會到了辦奧過程的不易。
以行為本,以行踐知。在落實防疫要求的基礎上,臨時黨團支部成員多次赴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延慶冬奧村進行實地踏勘學習,在工作人員的帶領講解下領略了海陀風光,近距離感受了世界標準的大國工程,聆聽了建設者講述的艱苦基建歷程,體會了領先世界的中國科技力量。當志愿者們來到高山賽區電力運維中心,得知此次延慶場館的用電完全使用綠色電力后,感到由衷自豪。作為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唯一一所以能源電力為學科特色的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廣大師生、校友正是保障實現冬奧綠電的設計者和踐行者,激勵了同學們投身電力事業的決心和信心。
知行合一,久久為功。冬奧志愿者黨團組織為了更好地發揚志愿精神和推動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積極號召廣大學生黨員和團員,開展與冬奧相關、結合冬奧志愿服務的社會實踐活動,現階段已經立項20余個專題社會實踐活動,讓冬奧雪花的光不僅照亮每一個志愿者,更讓這溫暖閃耀的冬奧志愿服務的微火在廣大華電師生、全中國大學生群體中得以傳遞,讓奧林匹克精神和“冰新一代”的稱謂成為新時代中國青年向世界展示的新名片!(鄭樂)
責任編輯:張棟鈞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