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就網絡消費糾紛司法解釋公開征求意見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27日發(fā)布公告,為妥善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經濟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就《關于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一)》(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共24條,分別就合同權利義務、網絡消費欺詐、網絡直播帶貨、外賣餐飲等作出一系列規(guī)定。
對于七日內無理由退貨,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消費者因檢查商品的必要對商品進行拆封查驗且不影響商品完好,電子商務經營者以商品已拆封為由主張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的無理由退貨制度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針對網絡購物中的虛假原價、優(yōu)惠價問題,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平臺內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過程中以虛構原價、虛假優(yōu)惠折價等方式實施欺詐消費者行為,消費者依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主張平臺內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在網絡直播帶貨方面,征求意見稿分兩種方案明確直播間運營者責任。征求意見稿同時規(guī)定,平臺內經營者通過網絡直播方式銷售商品,其員工在網絡直播中因虛假宣傳等給消費者造成損害,消費者主張平臺內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最高法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該司法解釋,現(xiàn)通過最高人民法院政務網、中國法院網、人民法院報、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公眾號等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人士踴躍提出寶貴意見。具體的修改意見反饋可采取書面寄送或者電子郵件的方式,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2年1月7日。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