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眾以“多元文化”駁斥“文化滅絕”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日電(記者郝玉)來自西北邊陲一個多民族家庭的吾熱肯,在2日舉行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自己的大家庭每年除了要過春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外,還要歡度納吾魯孜節、古爾邦節等節日,雖然家庭成員民族構成、生活習慣不盡相同,但長期以來相互尊重、彼此欣賞,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面對這段時期以來美西方反華勢力污蔑新疆“文化滅絕”“壓迫少數民族”等謊言謬論,許多新疆民眾自愿積極展示真實生活狀況,用事實回擊詆毀抹黑。
家住塔城市哈爾墩街五道巷的吾熱肯生活在由漢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4個不同民族組成的家庭。對他們一家來說,每逢節日,必不可少的“儀式感”就是輪番展示多民族美食。
“我妻子是蒙古族,手抓肉是她的‘重頭戲’;二妹夫是哈薩克族,熏馬腸是他的‘絕活’;大妹夫是漢族,他的紅燒魚特別受歡迎。”吾熱肯說,他還把家里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老屋改造成“私人博物館”,將20多樣不同民族服飾、繡件等老物件進行展覽。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生活在這里的各族群眾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像吾熱肯一樣的多民族家庭不在少數。以塔城地區為例,當地33萬家庭當中,兩個以上不同民族組成的家庭有1.1萬余戶,其中塔城市、烏蘇市一些社區多民族家庭占20%左右。
吾熱肯說:“我們不同民族在同一家庭中生活得自在、融洽,生活這么好,誰在壓迫我們?”
長期以來,新疆堅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相互欣賞,充分尊重和保護各種民俗文化,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撒班節是塔塔爾族傳統節日,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近年來非遺保護理念深入人心,撒班節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豐富。
“撒班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再屯娜·卡利穆瓦說,節日每年都會如期舉辦,影響力越來越大,關心塔塔爾族文化、參與挖掘、傳承和宣傳的人越來越多。
“國家這么支持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給我們提供這么好的條件傳承傳統,誰見過這種‘滅絕’?那些惡意謊言在事實面前終究會不攻自破。”再屯娜說。
部分與會少數民族民眾代表認為,美西方反華勢力對中國人權事業發展進步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在從未到訪過新疆、也不了解真實新疆情況下,以所謂“侵犯人權”當作借口,誣蔑新疆“文化滅絕”“種族滅絕”,妄想破壞新疆穩定大局,這注定徒勞無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