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起航空產業鏈“小”并購后的大目標:備戰下一代窄體機
7月21日,法國賽峰集團在官網宣布,將收購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的作動(抑或稱之“驅動”)與飛行控制業務。
結合此前的新聞來看,今年初柯林斯宇航的母公司RTX雷神技術公司對外透露正在考慮出售該業務部門的消息。
【資料圖】
可見,賽峰的此次收購之舉可謂迅速。
賽峰的航空產品,最突出的是航空發動機,但全面來看,賽峰不只是發動機制造商,也是機載設備制造商。
“難得契機”“甩掉包袱”
目前賽峰和RTX均未透露具體的收購額。
彭博社等媒體在6月初收購消息傳出的報道中,稱這筆收購金額約為10億美元。
現在賽峰宣布以“現金要約回購”收購,按照行業慣例是基于柯林斯宇航作動與飛行控制業務的18億美元估值來出價。如果真是如此,那么這將是賽峰自2018年收購座椅制造商Zodiac以來的最大一筆收購。
收購計劃于明年下半年完成。
這筆收購于賽峰而言很不一般。
除了“最大”這一點外,還有賽峰方面給出的簡要“定性”:
此次收購將為賽峰集團帶來難得的契機,使其成為關鍵的飛行控制(ATA27章)與作動器產品的全球領導者。
根據航空周刊的報道,賽峰在飛行控制和驅動領域“并不是一個強有力的參與者”,收購柯林斯將使其處于“領導地位”,具備與穆格、伊頓、利勃海爾、伍德沃德和派克漢尼汾公司等競爭對手抗衡的實力。
對于今天的RTX公司來說,將作動與飛行控制業務出售則是一次“甩包袱”。
該業務部門之前隸屬于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該公司于2018被聯合技術公司并入。而在2019年,雷神公司與聯合技術通過行業史上最大一次并購成為一家市值1200億美元的巨頭RTX之后,作動與飛行控制業務就成了該公司中的一塊低利潤業務了。RTX管理層一直在尋求精簡柯林斯航空航天業務,或是內部的業務整合,或是選擇直接剝離。
垂直整合、高度互補
這次賽峰在飛行控制和作動領域完成的一次垂直整合,背后一個前提是雙方在業務上的高度互補性:“柯林斯一流的機械和液壓作動方面的能力將與賽峰集團當前在電氣作動和電氣方面的專業知識相結合,為集團未來的飛機項目做好準備……該業務與我們的產品組合和企業DNA完美契合——即具有尖端技術、不斷發展的售后市場銷售和盈利增長?!?/p>
賽峰在完成對柯林斯宇航的作動與飛行控制業務收購后,預計將2024年實現15億美元的銷售額和1.3億美元的收入。
隨著合并整合,還將創建出“高度互補”的產品線,并且受益于由此帶來的在采購、研發和生產等多方面的“成本協同效應”,還將在2025年至2028年間內每年為賽峰節省5000萬美元的成本。
另外,根據披露,柯林斯宇航的作動與飛行控制業務銷售額中40%是來自售后市場,這既凸顯了該類業務的“財富密碼”,也意味著賽峰現在拿到了這塊利潤豐厚市場的入場券。
柯林斯宇航的飛行控制和驅動業務,員工約3700名,分布在歐洲(法國、英國和意大利)和亞洲的8個工作地點,為商用飛機、公務機供應主飛控系統、襟翼等高升力系統、發動機短艙和尾翼安定面的作動系統等。
與此同時,賽峰在該領域的業務版圖也將擴展,不單單涉及商用飛機,還將觸達軍用飛機和直升機領域。銷售額數據顯示,這一部門63%的收入來自商用飛機(其中40%來自飛行控制裝置,23%來自發動機短艙執行器),25%來自軍用產品,12%來自直升機產品。
在今天的行業巨頭RTX的業務版圖中,作動與飛行控制業務只占很小的份額。而現在被賽峰接收后,也讓賽峰與F-35戰斗機項目產生了關聯。
布局下一代飛機
對于這筆收購,賽峰集團的CEO奧利維爾·安德里斯(Olivier Andries)表示:
“這項交易將使我們能夠向客戶提供全面的產品,并在各細分市場向電氣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中為下一代平臺奠定極其有利的地位?!?/p>
而這便是行業媒體報道中重點關注的:這筆收購正值賽峰集團在電氣化日益加強的背景下為下一代飛機做著準備,并瞄準不斷增長的作動器市場。
目前業界的共識是,當前民航市場上最暢銷的窄體機型空客A320和波音737的潛在繼任者預計將在下一個十年中期問世,這也就意味著飛機制造商與供應商之間就下一代窄體機的長期零部件供應關系的確立會在2030年左右形成。
而當下,航空制造業產業鏈上的任何一個供應商,誰都不想錯過即將到來的行業時代風口,無不渴望能成為下一代商用飛機(也包括當下正熱的eVTOL等領域)的關鍵系統設備供應商,有著更大的份額。與之對應就是行動上的,對新技術的早早儲備、開展預研、前沿探索等工作。
與“電氣化”對應的另一個行業熱詞是“多電飛機”。
不論是這次收購之舉,還是此前的新聞報道,都已經明確了賽峰集團將“電氣化”視為未來,是重點發力的“戰略性”航空技術領域。
“電氣化”即采用電能來逐步取代現有飛機上的液壓能、氣壓能和機械能,而賽峰在宣傳中稱,公司能夠提供取代傳統氣動和液壓系統的各種電氣系統,包括除冰、飛控作動器、反推裝置和剎車等。賽峰集團預計下一代飛機中的電力作動系統的應用份額將從目前的10%增至50%,并在未來迎來更為深度的“電氣化”,達到90%的水平。
泰雷茲看重“互聯化”
面向下一代飛機這一“遠大目標”與“時代風口”,賽峰給出的自己的一個“解”是“電氣化”,而另一家法國企業、作為全球第三大民用客機航電設備供應商的泰雷茲公司所給出的一個“解”是“互聯化”。
以及,圍繞這一“互聯化”,泰雷茲在7月中旬斥資11億美元對一家通信公司進行收購。
2022年5月,空客公司宣布選擇泰雷茲來為其商用客機供應基于PureFlyt的新型飛行管理系統(FMS),PureFlyt 將提供飛機與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的直連或基于云的網絡連接。
被收購的這家科巴姆(Cobham)航空航天通信公司雖然規模不算大,員工約690名、今年收入預計約2億美元,但它是“衛星通信、數字音頻/無線電管理、天線、燈光照明和人機界面等機載航電系統領域的領先供應商”,為空客、波音和中國商飛的飛機供應衛星通信和數字無線電設備。泰雷茲公司表示,這筆收購將在中期內帶來兩位數的收入增長,并預計在明年上半年完成收購。
泰雷茲對科巴姆的收購也是一次在細分產品領域內的垂直整合,增強了自身的產品力,也在為新一代飛機的開發做著前期準備。
通過此次收購,泰雷茲完善了其航電產品線,將科巴姆公司的一系列駕駛艙安全通信系統納入其產品組合,搭建起新一代機載通信系統,乃至面向下一代飛機需求進一步研發。
“通過保證駕駛艙與地面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之間實時的安全的網絡連接,飛機將能夠實時優化飛行軌跡,從而顯著降低燃油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p>
另外,據路透社7月25日報道,泰雷茲還將以36億美元收購美國網絡安全公司Imperva。
“春江水暖鴨先知”
關于下一代窄體客機開發的話題,在一年年的行業新聞中已近乎“老生常談”了,乃至是心生疑問,它到底什么時候來???不過,當我們將焦點從作為制造商的波音、空客的跨聲速桁架支撐翼(TTBW)、“明日之翼”等轉向這7月新聞里的賽峰、泰雷茲等供應商們時,在略有幾分新鮮感時,或許也會心生“春江水暖鴨先知”之感。而暢游春江之上的“鴨”不單單有“先知”的一面,還用水面之下的鴨蹼在奮力劃水……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市場消費排行榜
-
2023-08-07 09:0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場消費熱門推薦
-
2023-08-07 09:0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