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丨這里有最早的“中國”
上下5000年,“中國”之稱從何而來?
在浩如煙海的典籍、文物中
究竟能否找到“中國”最早的出處?
(相關資料圖)
這件青銅器,解答了人們的“千古疑惑”
剝離外表的銹跡
透過歷史的滄桑
它展露出深藏的一顆“中國心”
何尊造型凝重雄奇,紋飾嚴謹,富有變化,是西周早期貴族“何”鑄造的一件豪華典雅的青銅酒器。
1963年,何尊出土于陜西省寶雞市賈村鎮。發現之初,它曾被村民拿回家中裝糧食,兩年后又流落到廢品收購站,差點就被銷毀。恰逢寶雞市博物館的專家到收購站尋寶,它才以30元錢的身價被專家購回。當時,何尊周身被一層銹跡覆蓋,專家也并未發現它的不凡,只認為這是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尊。
1975年,國家文物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全國新出土文物匯報展”,何尊被調往北京展出。展出前,它被送到故宮博物院的修復部作除銹處理。文物工作者在清理掉表層的斑斑銹跡后,在何尊的內底發現12行共122字的銘文。特別的是,這銘文中出現了“中國”兩個字——這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此前發現的殷商甲骨文卜辭里,“中”和“國”兩個字都不曾見有連用。
這段銘文記載了周成王營建成周的重要歷史事件。
在華夏先民聚族而居的初期,“中國”最初只是一個方位區劃上的概念,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何尊銘文中最早的“中國”一詞,既體現了周王朝統治者的治國理念,也標志著早期“中國”概念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節點。
長河奔流不止息,百川匯聚終成海。
在歷史長河中,“中國”一詞的內涵,也從最初的方位區劃“天下之中”,不斷演變、發展、擴充。與此同時,中華文明一路奔流融匯,終成連綿不絕的浩蕩洪流。
3000年前
一抔黃土封住了一件青銅尊的光芒
根植于華夏子孫心中的字符——“中國”
被鐫刻于方寸之間
3000年后
它誕生和深藏的廣袤土地、空間
以它刻于“心中”的“中國”二字為名
今天,在這片土地上
中華文明承載著中華民族
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脈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軸上
繼續寫就光芒萬丈的篇章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7-09 20:45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7-09 20:45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