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地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為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環球播報
【資料圖】
新華社羅馬5月22日電(記者賀飛)聯合國糧農組織22日在該機構位于羅馬的總部舉行2023年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授證儀式,向新認定的24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頒發證書。中國4地被授予證書。
自2018年上一次授證儀式以來,糧農組織又新認定了24個遺產地,它們來自巴西、中國、厄瓜多爾、伊朗、意大利、日本、韓國、墨西哥、摩洛哥、西班牙、泰國和突尼斯。其中,中國的4個遺產地分別是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和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
22日恰逢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在授證儀式上致辭時指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堪稱“生物多樣性寶庫”,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天予以強調,有助于推動各方“增進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了解和認識,表彰當地社區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所做出的貢獻”。
中國常駐聯合國糧農機構代表廣德福說,中國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6%的水資源,供養了世界近20%的人口。這得益于中國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運用各種要素及現代科技手段提升農業生產力,也與堅持因地制宜、順應自然、生態循環的農業發展理念密切相關。
2002年,糧農組織發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計劃,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其相關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的保護體系,使之成為傳統農業系統可持續管理的基礎。每一個獲認定的遺產地都必須滿足獨立科學咨詢小組制定的五項標準,即糧食和生計安全;農業生物多樣性;地方及傳統知識體系;文化、價值體系和社會組織;特色陸地和海洋景觀。截至目前,獲得該機構認定的遺產地總數達74個。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5-23 16:31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5-23 16:31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