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攝像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18日7時,華北油田采油一廠任丘作業區文31轉油站大班員工楊偉寧,跟著治安組人員一起開啟了文—任線巡線之路。
剛一上車,爽朗的葛新祿師傅就開起了玩笑:“我們就是巡線路上行走的‘攝像頭’,任務艱巨得很。”“算了吧,不就是坐在車里或是下車沿著管線走嘛。”30出頭的楊偉寧的話立即引起大家的笑聲。
車輛漸漸駛入一條坑洼不平的鄉間小道,坐在車里的人前后顛簸,平時不暈車的楊偉寧也慢慢感到不適。黨支部書記李緒波笑著說:“怎么樣?搓板路不好受吧?車進不去的地方,我們就要徒步巡查。每個班每天大概要巡6到10公里。”
前面的路已經無法前行,大家下車,深一腳淺一腳地徒步巡線。跟著走了1個小時,楊偉寧的腳脖子不時地被灌木叢劃傷,口也渴得厲害。看著快要退休的李緒波書記依舊精神抖擻地走在前面,他不由得感慨道:“這活不簡單,真不好干啊!”
“冬三九夏三伏,蚊蟲叮咬防不勝防。路走得多了,腳底磨出水泡更是家常便飯。一年能穿壞五六雙工鞋,你說簡單嗎?”李緒波笑著問。
路越來越難走,凹凸不平的土路上有陡坡、有河渠水道,有的路布滿了過膝的雜草。他們隨身攜帶工具,彎著腰、低著頭,一米一測,仔細檢查輸送管道,分析每一米管線是否缺損,以便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隱患。
看著認真工作的同事們,楊偉寧不解地問:“李書記,你們每天巡線都正常,測線為什么還要那么頻繁?”
“這里門道可多了。通過測線,可以摸清作業區各站和單井管線的走向、深度、腐蝕情況,以及管道打孔情況,從而掌握主要輸送線路的第一手地下資料。現在巡查的文—任線就有6處重點部位,主干線兩側500米以內的住戶廠房、人員信息、從事生產的產品,我們必須掌握清楚。不多測幾次行嗎?”楊偉寧這才知道,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背后原來有這么多的工作要做。
“治安組是個特殊的崗位,電話就是命令。別人的節假日,卻是我們的出勤日。”聽著葛新祿師傅的話,楊偉寧猛然想起,一到節假日治安組就會加密巡查頻次,做到不留死角、不存疑點。他們已經很久沒在節假日陪伴家人了。(特約記者丑云霞通訊員馮思慧)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3-05-23 09:56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3-05-23 09:56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