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油田推動地面集輸“瘦身健體”|天天播報
(資料圖片)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 雷鳳穎 通訊員 李寧豫 郭振 馬鈞)4月20日記者了解到,遼河油田歡喜嶺采油廠齊40區塊地面集輸工藝優化項目,目前已進入現場實施階段。項目完成后,這個區塊將有6座計量接轉站降級,207臺設備、362條管線停運,每年可節氣325.3萬立方米、節電18萬千瓦時。
遼河油田已經開發建設53年,地面系統面臨工藝流程能耗高、設備及管線老化腐蝕嚴重、投資需求大、生產運行成本較高等問題。為此,這個油田近年來持續開展提質增效活動,強力推進“稠油不加熱集輸、脫水系統工藝優化、密閉集油改造”三大工程,推動地面集輸系統“瘦身健體”。
遼河油田稠油約占原油總產量的60%。由于稠油黏度高、流動性差,熱采至地面后需要再次加熱才能實現地面集油。為彌補傳統集油方式高能耗、高成本的不足,油田積極開展稠油不加熱集油技術攻關,通過將流動性較好的井與流動性較差的井串接,減少加熱爐啟用次數和時間,逐步形成了以“串接集油”為核心的稠油集輸新模式。通過地面集輸系統工藝設計優化,遼河油田預計可停運加熱爐631臺,77座采油站關停降級。
在脫水系統工藝優化方面,遼河油田著力調整聯合站的規模及功能,消除局部站場處理負荷不均衡問題。同時,為滿足綠色環保要求,結合VOCs治理實施密閉脫水改造,降低脫水系統能耗,先后開展了沈采脫水系統工藝優化、茨采脫水系統工藝優化等項目。項目完成后,5座聯合站將降級為轉油放水站,1座聯合站關停,沈采、茨采、遼興科爾沁地區原油脫水負荷率不斷提升。
近年來,遼河油田積極推動密閉集油改造工程,不僅改變了油氣運輸生產的方式,也對原來不合理的管網進行了整合優化,為油田高質量發展筑牢基礎。目前,遼河油田已完成76%的拉油生產井改造,全部實施后,年可回收天然氣1493萬立方米,節電2464萬千瓦時。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3-04-27 07:46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3-04-27 07:46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