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完成|當前快訊
(相關資料圖)
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記者高敬)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完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來之不易的新成效。
這是記者從16日至17日召開的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
2022年,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國新增25個城市納入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支持范圍,累計完成2.1億噸粗鋼產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4.6萬余個揮發性有機物(VOCs)突出問題整改。
同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推進長江、黃河、渤海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啟動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污染狀況調查評價,推進縣城及縣級市黑臭水體整治,劃定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實施入海河流水質改善行動。開展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全國新增完成1.6萬個行政村環境整治。全面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將14種新污染物納入重點管控清單。
2023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部門將重點采取以下措施:
——保藍天,著力推動天然氣管網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有序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綜合治理,開展VOCs深度治理,深化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實施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護碧水,持續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全面實施入黃支流消劣整治,組織開展城市(含縣城)黑臭水體整治行動,鞏固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等;
——守凈土,加強在產企業和關閉搬遷企業地塊土壤污染管控,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持續推進農村環境整治,深入推進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啟動新污染物治理試點工程,深入開展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防治等。
關鍵詞: 生態環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2-18 08:35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2-18 08:35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