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制造”項目機械完工-環球焦點
【資料圖】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 記者 曲藝 報道 1月10日,從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渤中29-6油田開發項目WHPA平臺完成連接調試并順利通過機械完工驗收,標志著我國首個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制造”項目取得關鍵進展,進入投產倒計時。這對加大國內海上油氣資源開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渤中29-6油田開發項目是我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渤海油田增儲上產的重要項目,也是我國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制造”的試點示范項目。項目建設主要包括1座8腿井口平臺,由東、西組塊和生活樓等組成,總重量約12000噸,可同時容納100人工作生活。油田建成后,高峰日產油將達15300桶。
渤中29-6油田開發項目采用工程設施標準化、智能化設計,建造過程中,依托我國首個海洋油氣生產裝備智能制造基地——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創新應用數字化智造管控系統、平面分段生產線、智能倉儲等軟硬件智能制造技術,打通圖料優化匹配、工單精準派發、線上叫料及報檢等關鍵智能制造流程,有效落實了“準時生產”與“資源平滑”等精益管理理念。項目型鋼切割下料工效提升23%,甲板片裝焊工效提升14%,結構預制人力配置降低20%,預制周期縮短15%,甲板片構件一體化率最高達98%。
海上安裝正值渤海冬季施工高峰,數十條工程船舶同時作業。中國海油創新項目管理模式,組建海上流動指揮部,統籌協調海陸資源,全面調度作業船隊,實現各項目快速轉場、無縫銜接,歷時32個小時,成功完成WHPA東、西組塊吊裝就位,為按期完成海上安裝奠定堅實基礎。
海上聯調期間,項目團隊統籌安排資源,合理制定調試計劃,強化施工質量和安全管控,晝夜施工、輪流作業,克服生活支持船延遲到位、資源緊張、冬季海況復雜多變等不利因素,僅用23天就高質量完成了全部海上連接調試工作,為項目機械完工贏得寶貴時間。
接下來,項目團隊將全力開展投產前的準備工作,確保項目按期投產。
責任編輯:周小博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1-12 14:55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1-12 14:55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