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領略濱海新區低碳風貌
領略濱海新區低碳風貌
(資料圖)
——探尋國網天津電力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區的“綠色密碼”
中國能源新聞網通訊員 潘冬冬 李婷 本報記者 王瑋玲
天津市濱海新區瀕臨渤海,擁有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45家百億級企業及8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能源應用場景多樣,能源互聯具有獨特優勢。
春節前夕,中國能源傳媒集團記者來到濱海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區,領略低碳發展中的濱海新區風貌,探尋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區的“綠色密碼”。
在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北側,2臺風機葉片正緩緩地轉動著,給冬日的港口增添了一絲靈動。“這是我國港口首個‘風光儲一體化’智慧綠色能源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包含風電和光伏發電2個部分。”國網天津濱海供電公司營銷部港口岸電負責人賀瑞介紹,系統并網發電后每年總發電量達到2330.2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約7340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萬噸。
在濱海新區,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主動參與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向天津港提供綜合能源供應、岸電設施建設、分布式光伏和風力發電并網及節能服務,支撐港口全自動化裝卸碼頭等綜合能源示范工程建設,助力打造綠色港口。
記者了解到,1月初,伴隨“雙10+工程”竣工,天津濱海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建成。“風光儲一體化”智慧綠色能源項目是示范區建設重點項目之一,通過智慧綠色能源系統建設,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成為全球首個100%使用電能,電能100%為風電、光伏發電等綠色電能,且綠色電能100%自產自足的零碳碼頭。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中新天津生態城智能供電營業廳,在營業廳的屋頂上,148塊平板光伏光熱集成組件正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這是國內首個電光熱建筑一體化供能系統,能滿足營業廳的用電、采暖、熱水等多類型用能需求。
“一體化供能系統創新應用組件余熱回收和溫度均衡控制技術,通過電熱聯產將太陽能綜合利用效率提升至65%。”濱海供電公司中新生態城供電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思聰對記者說,項目實現了太陽能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可降低樓宇冬季供暖費用50%以上,整體投資回收期約為7年。
就在濱海新區,記者還聽說了一個“網紅”新地標——生態城不動產登記中心。它是天津市首個實用化、規模化的零能耗建筑,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用能主要來自“一天一地”——在屋頂,總計2200平方米的光伏發電板提供源源不斷的太陽能;在地下,44口120米深的地熱井供應充足的地熱能。除此之外,整個建筑通過綠色產能、靈活儲能、按需用能、智慧控能、高效節能等多種技術疊加和系統集成,做到全方位監測、協調能耗,從而實現零碳運行的目標。
濱海供電公司數字科創中心胡益菲介紹,示范區作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新型電力負荷智慧管理”示范工程試點區域,累計接入新型負荷286戶,為負荷控制和常態化需求側管理提供支撐。近年來,依托不斷創新,示范區能源互聯網基礎能力建設不斷取得突破。目前,220千伏濱海生態城、110千伏騰訊I號等13項重點工程投產,實現14個省級以上園區110千伏電源點全覆蓋;配網網架升級、聯絡提升等85項改造工程完成,戶均停電時長同比降低19.45%,全自愈線路同比增加54.64%;5個區域納入國家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6項清潔能源并網工程啟動,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48萬千瓦。
據了解,伴隨示范區建成,天津電力在分布式光伏、綠色能源管控、電站運維、儲能應用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并積極拓展園區、商業綜合體、工業體等應用場景,推動工商業客戶用能數字化轉型,讓示范區建設成果更好服務城市發展。
責任編輯:周小博
關鍵詞: 濱海新區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1-09 17:5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1-09 17:5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