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短訊:綠色智能泡沫排水采氣生產取得新突破
(資料圖片)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 記者安棟平報道7月13日,記者從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了解到,由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研發的太陽能" index="0" level="2" style="font-family: 微軟雅黑,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6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2em;">泡排智能加注裝備在青海油田南八仙氣田完成首輪試運行。試運行期間,單井日產氣增加22%、日排水增長122%,工藝有效率達到100%,標志著國內首試成功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綠色智能泡沫排水采氣。 勘探開發研究院科研人員結合南八仙氣田光照充足、氣井分散的特點,突破太陽能驅動、智能RTU控制等8項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基于物聯網、云服務的太陽能分布式智能加注與集群消泡裝備,構建分布式智能加注與集群消泡模式,成功實現了天然氣井多" index="1" level="2" style="font-family: 微軟雅黑,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6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2em;">井在線協同的綠色智能泡沫排水采氣生產。
青海油田南八仙氣田。杜竟攝
據悉,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南八仙氣田位于柴達木盆地北部,是青海油田的主力氣田之一。隨著氣田開發進入后期,氣井出水日益嚴重,造成氣井產量下降。為保持氣田穩產,技術人員主要采用" index="3" level="2" style="font-family: 微軟雅黑,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6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2em;">泡排車人工加注方式,但這種加注方式能耗大、效率低,綜合成本居高不下。
太陽能" index="4" level="2" style="font-family: 微軟雅黑,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6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2em;">泡排智能加注裝備的成功研制,對我國天然氣開采技術綠色轉型與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套裝備全面推廣后,年可降低電力消耗180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13萬噸,將助力青海油田實現“雙" index="5" level="2" style="font-family: 微軟雅黑,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6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2em;">碳”目標。
責任編輯:安棟平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2-07-14 18:0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2-07-14 18:0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