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亮點!寧夏電網首次“以機代人”完成放線
(相關資料圖)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額爾德尼喬瑞玲)近日,寧夏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的放線人員在現場的控制室內,根據大屏幕上的實時畫面,進行遙控指揮,完成了靈州至青山750千伏線路工程的放線工作,確保了該工程在有限的作業時間內,順利完成全部架線任務。
集控智能可視化牽張放線創新技術是在傳統牽張放線施工方法的基礎上,對原有牽張設備進行集控智能化升級和改造,它的應用很大程度降低了人力投入,徹底改變了以往單人單機、人不離機的操作模式,實現了人機分離和遠程集中控制,同時解決了施工自動化程度低、信息獲取不及時、放線存在盲區等問題,實現了放線全過程的可視化和信息接收的連續性。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推進,新能源接入容量及占比逐年增長,電網電壓等級也在不斷提高,對電力保供及電網建設工藝的要求越來越高。寧夏送變電公司作為寧夏電網建設的主力軍,在施工過程中,新技術的不斷創新完善和推廣應用也成了當前高質量發展的必備法寶。為提升電力牽張設備性能,實現牽張放線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寧夏電網首次在靈州至青山750千伏線路工程157號至169號張力放線段工程現場,成功試行遠程集控智能可視化牽張放線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技術自試點成功以來在靈州至青山750千伏線路工程后續放線施工中得到了充分應用,有效改善了工程的勞動環境,提高了現場本質安全水平,為該工程85.007千米輸電線路全線貫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責任編輯:孫靜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2-07-13 06:09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2-07-13 06:09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