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落實建設用地準入管理保障“住得安心”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高敬)近年來,大量化工企業關閉搬遷,騰退地塊的土壤污染風險較大。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蘇克敬說,保障群眾“住得安心”,關鍵要落實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制度,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風險,確保土地開發利用符合土壤環境質量要求。
他是在生態環境部2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這一情況的。據介紹,近年來生態環境部和相關部門通過建清單、嚴準入、防風險,管控土壤污染風險。
一是建立全國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系統,對從事過化工等行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用地,依據相關規定納入疑似污染地塊和污染地塊清單。
二是各省區市目前已制定發布建設用地準入的具體辦法,把好準入關。在規劃階段,考慮污染地塊環境風險,要合理確定用途,從嚴管控化工、農藥等行業重度污染地塊的規劃用途。在用地批準和規劃許可階段,對納入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的地塊,不得作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在施工階段,加強監管,沒有達到風險管控修復目標的地塊,禁止開工建設任何與風險管控修復無關的項目。
三是對擬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指導各地有序推進落實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措施。
蘇克敬說,既要加強關閉搬遷地塊的監管,更需要強化在產企業的污染預防。下一步,要嚴格建設項目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設項目,依法開展對土壤環境影響的評價,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體措施。要強化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的監管,及時更新完善重點監管單位名錄,監督指導名錄內的企業嚴格落實自行監測、隱患排查等義務。
同時,要結合“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引導在產企業實施管道化、密閉化改造,重點區域防腐防滲改造,以及物料、污水管線架空建設等。此外,要注重設施設備拆除活動的污染防治,防止不當操作造成二次污染。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