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變電站
湖北省武陵山余脈群山蒼茫,層巒疊嶂,滿目青翠。松滋河田坪的山嶺上,一根根銀線穿山越嶺,高高的鐵塔聳入云端,把光明輸送到千村萬戶。這是新中國成立后,荊州電網第一座35千伏變電站——河田坪變電站,也是早期松宜煤礦唯一的供電電源。
進入河田坪變電站舊址,道路兩側是兩排白石灰粉刷的35千伏高壓室和6千伏高壓室。河田坪變電站1984年“壽終正寢”,至今已有38年。
據了解,松宜煤礦在1956年迎來一套100千瓦蒸氣發電機組,煤礦生產第一次用上了電;在1958年掀起辦煤高潮,從武漢漢口電廠調來一臺2000千瓦發電機組,籌建河田坪電廠,同年10月,電廠首臺機組發電,電流源源不斷輸送到煤礦。
在山坳里建電廠,其難度不言而喻。沒有圖紙,廠里“土專家”自行設計;大型機械設備進不了山,電桿、變壓器、電線等全憑牛馬馱運和肩挑背扛。在崇山峻嶺間立桿架線,硬生生在山坳里建成電廠,將電能輸送到松宜煤礦。
“沒通電前,礦場使用斜井法采煤,全靠鐵鎬鋼釬挖,全憑工人一簍簍背出來。通電后,采用豎井挖煤,用上了垂直提升機,礦工的勞動強度大大減輕。”電廠值長婁俊林說。
松宜煤礦是一座深井采煤式的大型煤礦,屬于高危一類用戶,采煤過程中地下滲水量非常大,需要大功率水泵不間斷排水。一旦停電超過30分鐘,井下礦工必須立即向上轉移。伴隨著松宜礦區的不斷發展壯大,河田坪變電站擔負向礦區供電的任務更加艱巨繁重。
1984年10月,國家投資104萬元,在原35千伏河田坪變電站基礎上升壓擴建,建成110千伏河田坪變電站,安裝1臺31500千伏安變壓器,有5回35千伏出線,與西齋水電站聯絡并網,同時為10座35千伏變電站提供電源。
如今,山坳里的河田坪電廠、變電站被一座嶄新的110千伏河田坪變電站所替代,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大幅提升。原35千伏河田坪變電站雖已退出運行,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但這座曾經為湖北工業經濟良好起步而“先行”探路的變電站及當年電力工人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拼搏精神,正激勵新一代電網人奮勇譜寫能源電力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周志勇 袁艷子 萬林軒
責任編輯:陳晨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