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石玉東:提高城市電氣設施設防標準 保障民生用電能力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白歌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電力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關系更加緊密。近年來,我國極端氣象災害頻發,目前國家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不高,部分地區單電源供電小區比例高、建設標準低,防災抗災能力不足。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東北分部黨委書記石玉東提出,要適度提高城市電氣設施設防標準,提升城市防災抗災和民生用電保障能力。
《中國電業與能源》:您對現行城市電氣設施設防標準在提升城市防災抗災和民生用電保障能力方面有怎樣的看法?
石玉東:現行國家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未對住宅小區居民生活負荷和建筑高度在27~54米的高層住宅保安負荷作出雙電源(回路)供電強制性規定。開發商在新建住宅小區時,為節省投資往往采用單電源供電。以遼寧為例,全省城市和縣城共有住宅小區3.9萬個、高層住宅建筑1.15萬棟,其中單電源供電占比分別為83%和62%,在遭遇自然災害或突發故障時,易發生電力供應中斷。
受氣候變化影響,近年來我國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多發頻發。河南特大暴雨災害損失慘重、教訓深刻,暴露出我國城市地下配電站房的內澇設防標準普遍不高。遼寧現有低洼、地下開關站604座、配電室6493座,分別占相應設備總量的32%和58%,在遭遇類似河南洪澇災害時亦存在水淹風險,短時內難以恢復供電。所以說,適度提高城市電氣設施設防標準,提升城市防災抗災和民生用電保障能力亟須研究。
《中國電業與能源》:那么,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您有什么建議?
石玉東:我的建議主要有三點。一是修編《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等國家標準。研究適時將城市大型、高層住宅小區1居民生活用電負荷提升為二級負荷2及以上,提高居民生活用電安全可靠供應水平。二是提升城市電氣設施防災抗災能力。借鑒福建、河南等城市內澇災害后出臺的地方標準,推進國家標準修訂,明確新建住宅小區等民用建筑配電設施選址應高于當地防澇用地高程,降低水淹受損風險。由地方政府主導,對不符合防澇要求的地下配電站房遷移改造給予政策支持,推進住宅小區配電站外部電源快速接口全覆蓋,提升應急供電快速響應能力。三是建立政策支持長效機制。在國家層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向提高民生供電保障能力相關的配電網建設改造傾斜,鼓勵地方出臺相關優惠措施,在老舊小區配電設施改造、住宅小區雙電源改造等方面給予財政稅收、用地審批等政策支持。將提高民生供電可靠性但不增加電量的網架補強類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作為重大政策性投資,全額納入第三監管周期輸配電價核價。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關鍵詞: 全國人大代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