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回應CPI同比漲幅擴大:價格穩定有較好基礎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王恩博)針對11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有所擴大,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15日回應稱,總的來看,價格保持穩定仍有較好基礎。
官方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2.3%,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付凌暉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稱,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受上年同期基數較低影響;二是食品價格中蔬菜價格同比漲幅有所擴大;三是工業消費品中的汽柴油價格漲幅有所擴大。
但他指出,總的來看,11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仍處于比較溫和水平。與上月相比,核心CPI漲幅回落了0.1個百分點,保持基本穩定,說明市場供求整體狀況總體上基本平衡。
展望未來,付凌暉認為,中國CPI溫和上漲有較多有利因素。從食品看,全年糧食豐收為食品價格保持穩定奠定了較好基礎。今年中國糧食產量已連續7年保持1.3萬億斤以上,是食品價格穩定最重要的基礎。鮮菜價格漲幅較高是階段性的,主要由于冬季氣候因素影響。從環比看,11月份鮮菜價格環比上漲6.8%,漲幅比上月回落9.8個百分點。
談及備受關注的豬肉價格,付凌暉說,目前生豬生產和供應、產能恢復已經達到正常水平。冬季一般是豬肉消費比較旺盛的季節,受元旦和春節假日因素拉動,豬肉價格可能會有所改善。但生豬供應總體上逐步恢復,下階段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
從非食品看,付凌暉說,盡管交通工具用燃料,特別是汽柴油價格受國際因素影響可能還會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其他工業消費品和服務供給總體上是充足的,價格漲幅也會保持穩定。例如,11月份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價格同比分別上漲0.5%、0.5%和0.6%,基本上總體穩定。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