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速讀:前5個月快遞業務月均百億級增長,“618”有望催生上半年快遞高峰
今年前5個月,我國快遞業務高速增長,折射出消費市場的復蘇。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500億件,比2019年達到500億件提前155天,比2022年提前27天。從時間段看,39天破100億件,5個月破500億件,今年快遞業務量實現了月均“百億級”的增長。
快遞業務量迅猛增長,擺脫了疫情期間的頹勢,一方面體現物流梗阻因素消除、通道持續暢通,另一方面也體現消費活力恢復,對經濟拉動作用持續釋放。
【資料圖】
今年以來,網上零售市場熱度持續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4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7164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比前3個月加快3.1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8%。
6月,隨著“618”到來,快遞業務單量有望繼續高速增長。在快遞高峰的壓力下,企業的快遞業務也進行轉型升級,物流解決方案朝著數字化、智能化、一體化方向發展,也將“中國經驗”輸出海外。
快遞業務量月均“百億級”增長
進入6月,我國快遞業務量仍在攀升。5月29日-6月4日,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我國郵政快遞累計攬收量約28.84億件,環比增長8.79%;累計投遞量約28.03億件,環比增長3.66%。
今年前5個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500億件。在消費市場和數字經濟推動下,快遞業持續快速發展,發揮了保通保暢作用。
我國快遞業務量實現月均“百億級”增長。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到200.9億件,截至5月4日和5月31日,我國快遞業務量分別達到400億件、500億件。
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馬仁洪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快遞物流的發展水平是衡量城市生產力和消費力的重要指標,是經濟的晴雨表,快遞量越來越大,對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越有幫助,也讓信息流、資金流有序流動。
企業對此也有直接的感知。根據財報,中通快遞今年一季度包裹量為63億件,同比增長20.5%,實現營業收入89.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7%;經調整的凈利潤為19.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2.1%。
“今年一季度大眾出游、餐飲、娛樂消費需求迅速釋放,雖然客單價格相對溫和,但是在線消費的愈發活躍刺激了快遞業務量的強勁增長。進入二季度,我們觀察到行業的增長勢頭依舊延續。”中通快遞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表示。
從城市表現來看,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數據,今年1-4月,快遞業務量排名前10 的城市分別為金華(義烏)市、廣州市、深圳市、揭陽市、杭州市、上海市、東莞市、汕頭市、蘇州市、泉州市;快遞業務收入排名前10 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杭州市、金華(義烏)市、北京市、東莞市、蘇州市、揭陽市、成都市。
(數據來源于國家郵政局統計月報)
與去年1-4月相比,快遞業務量突破10億件的城市為6個,在原有的5個城市基礎上增加了上海市。
今年1-4月,金華(義烏)市、廣州市、深圳市、揭陽市、杭州市、上海市的快遞業務量分別為37.36億件、32.30億件、18.95億件、13.12億件、12.79億件、10.22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16.6%、-0.07%、11.06%、16%、27.25%、22.07%。
快遞業務增長態勢自去年就已出現。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105.8億件,同比增長2.1%;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0566.7億元,同比增長2.3%,年快遞業務量凈增22.8億件,日均業務量超過3億件,快遞業務規模再創歷年新高。
目前,快遞行業的市場空間仍未飽和。《“十四五”快遞業發展規劃》提出,年均快遞業務量增長超100億件,到2025年,實現快遞業務量150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15000億元。
不過,業務增長空間局限性仍在,快遞行業已從單純追求量的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曾在訪談中表示,到2025年,基本建成網絡聯通內外、服務深入城鄉、設施智能集約、運行安全環保、產業深度融合、治理協同高效的現代快遞服務體系。
馬仁洪說,物流快遞承擔產品到消費者的過程,把生產端和消費端拉近了,在積極發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情況下,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居民消費的優化升級必須和數字化轉型、生產方式變革相結合,因此,物流業發展、轉型也十分重要。
貨量高峰催化快遞業轉型
今年的“618”是對快遞企業的一場綜合考驗。作為消費復蘇后的第一個大型電商購物節,快遞企業如何做好準備、提升服務?
6月初,深圳南山區CBD寫字樓進駐了4臺順豐智能樓宇配送機器人,一鍵呼梯、乘梯電子門、閘機物聯、智能開門……這些硬科技“配送員”為即將到來的“618”快遞貨量高峰做準備,提供更好的末端派送和寄件服務。
5月31日晚,河北正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畢業生小王收到了由京東物流智能快遞車送達的水彩顏料,更新迭代至第五代的智能快遞車可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當下,京東已在全國常態化運營600余臺智能快遞車,“618”期間,智能快遞車業務范圍持續擴大。
快遞的“最后一公里”采用末端機器人、智能快遞車等智能化設備,既能緩解企業高峰用工壓力、減緩快遞員高溫中暑風險,也能高效送達快遞。
這是快遞企業在貨量高峰季優化運力、積極轉型的一個縮影。
目前,我國年快遞業務量超過1000億件,耗用量巨大,隨著快遞業務量迅猛增長,行業內主要品牌寄遞企業大力提升數字化運營水平,優化中轉和派送流程,加快運用全自動分揀、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設備和技術。
快遞物流是一個整體過程,需要運力調配、派送優化等多方面配合,今年“618”,快遞企業在各環節加大保障。
一方面,快遞企業綜合運用海、陸、空等多種運輸方式,實現運力的基礎保障。例如,京東物流利用自有全貨機及超1000條航線資源,航空貨運服務可覆蓋全國超400個城市,“公鐵空”三位一體供應鏈物流持續優化升級。
另一方面,快遞公司還與鐵路班列合作,優化中轉流程。5月29日,順豐嘉里國際鐵路專列實現首發,該班列由順豐嘉里運作、渝新歐公司承運,打造門到門東南亞大宗貨物通道。
更新的出路在于,加強深耕產業供應鏈,提升上游環節響應效率。6月正是櫻桃成熟季,為保障山東大櫻桃新鮮運輸,今年京東物流通過專攬站點+攬收合作店+鄉鎮合伙人等方式,進一步擴大攬收范圍,保證櫻桃寄遞路上的第一公里就能被快速響應。
“對于訂單量暴增的品牌方,我們會通過專配物流等方式予以協助,保障訂單能夠及時攬收,我們也自建7大物流中心,倉庫提前1個月準備產能。”唯品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此外,為了服務跨境物流的業務,快遞企業也將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拓展到海外。2022年起,京東物流在澳大利亞為華為手機代理商AUPTIMAL提供全鏈路倉儲物流服務。目前,京東物流已在全球擁有接近9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
推進“快遞進村”、“快遞進廠”和“快遞出海”三大工程,正是“十四五”時期推動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尤其在“快遞出海”方面,要推動跨境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優化、搭建聯通海內外的國際快件通道、增強海外發展能力。
全自動分揀方案等服務商也隨著順豐、京東等企業“出海”布局落地海外。蘇州金峰物流設備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曉冬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東南亞等國家正處于電商市場擴張期,“從3公斤到50公斤甚至更大體量快遞,我們都有物流倉儲解決方案,自2019年布局東南亞,我們也在開拓中東、東歐、南美市場。”
未來,引導快遞企業與電商企業、制造企業協同“出海”是快遞業轉型的趨勢之一。“支持企業通過投資并購、業務合作等方式服務海外市場,聚焦RCEP國家,‘以點帶面’逐步建設境外地面服務網絡。”邊作棟表示。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6-08 14:5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6-08 14:5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