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又有了一個令人振奮的響亮別稱——“智港”
天津的別稱很多——地處“九河下梢”,因漕運而興,故稱“沽寨”;東臨渤海,居“河海要沖”,曾稱“海津鎮”;明代以降,成為拱衛京師的軍事重鎮筑城設衛,又稱“天津衛”“津門”……
擇地利之便,納八方來風,天津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重要發祥地;得天時之機,70年不懈奮斗,“天津制造”堪稱共和國工業發展的時代驕傲和國家名片。曾經的“北京牌”電視機、“海鷗牌”手表、“飛鴿牌”自行車,已被“天河三號”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海翼”號深海滑翔機、“腦語者”——世界首款腦機接口專用芯片等一大批智能型工業產品所取代。經過3屆世界智能大會的洗禮,如今,天津又有了一個令人振奮的響亮別稱——“智港”。
從“海港”向“智港”的華麗轉身,是新時代賦予天津的歷史使命。在中央對天津“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中,首先就是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直面制造業“升級”“轉型”兩大挑戰,徹底摒棄唯GDP的政績觀,重構以智提質、以質促興的產業發展觀。在規模和結構、速度和效益的抉擇上,天津提出“有進有退、有保有壓、有取有舍”,目標很明確,即使舍棄一時的速度和規模,也要堅持為高質量發展贏得時間和空間。
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過程是艱難而痛苦的。有一組數字頗令人震撼:僅在2018年,天津就對全市314個工業園區進行梳理摸底,關停“散亂污”企業2174家,搬遷改造1162家,治理完成60家園區,盤活示范工業園區閑置土地2679畝,傳統重化工業增勢放緩,六大高耗能行業產值比重不斷下降。“破”是為了“立”——天津錨定“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在全力推動傳統制造業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同時,也在以智能科技產業的快速崛起培育實體經濟新引擎。
天津在國內率先高舉智能科技產業發展大旗,搶占發展制高點,提出要著力打造中國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新高地、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城市。得益于落戶津門的三屆世界智能大會,全球智能科技創新要素加速在此匯聚。天津抓住契機,迅速出臺了加快推進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通過實施智能制造專項行動,構筑智能發展新優勢。近兩年來,天津共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項目兩批323個,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智能裝備、智能網聯車等新型智能科技產業集群不斷壯大,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主力軍。經過近幾年的培育,智能制造產業彎道超車、換道超車,超算、麒麟、飛騰、曙光等智能科技企業蜚聲海內外,一飛智控、深之藍、長榮印刷等新一代領軍企業迅速崛起。新能源汽車、平衡車、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服務機器人等高智能新產品表現亮眼。目前,在津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61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609家,在這些天津智能科技產業“領軍者”的支撐下,“智造業”占天津工業比重超過50%,智能科技引領產業轉型的新格局已然形成。
按照天津市制定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天津將培育50家智能制造重點示范企業,突破30-35項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建設15-20個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示范基地,形成5-10個智能制造產業集聚群,形成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到2025年要達到“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基本完善,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初步形成,智能制造人才隊伍基本建立”的總體目標。
天津,一座現代化的“智港”城市正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健步走來!(記者陳建強)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