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佳木斯展現工業經濟實力
圖為黑龍江省“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現場。
8月6日,黑龍江省“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佳木斯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哈爾濱市舉行。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市委副書記、市長邵國強圍繞“東極振興新征程風勁帆滿再出發”這一主題,介紹佳木斯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和公眾關注的問題。
工業經濟重現活力
據徐建國介紹,佳木斯是一座勇于創新創業的城市。新中國建設初期,佳木斯人民以十足的革命干勁建設老工業基地,曾建設了當時亞洲最大造紙廠、全國最大收割機廠等大批優秀企業,創造了第一臺防爆電機、第一臺掘進機等新中國工業史上的多個第一。作為北大荒核心區,佳木斯還是當時東北農墾總局和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司令部所在地,十萬復轉官兵和百萬知青用青春和熱血鑄就了美麗富饒的黑土地。
70年來,佳木斯從傳統老工業基地,經過浴火重生,逐步走上了新型工業化道路。建國之初,佳木斯的工業建設得到了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布局了一批工業企業。在經歷了九十年代的轉軌陣痛和戰略性調整后,工業經濟重現活力,逐步實現了由弱漸強、由粗放經營到新型工業化的歷史性跨越。近幾年,佳木斯搶抓東北振興等政策機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五個要發展”的要求,堅持引資引技引智并舉,扎實開展院士專家行、央企對接、京佳合作、“金鳳還巢”等活動,全力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步伐,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先后有美國約翰·迪爾公司、新加坡豐益集團等一批國際500強企業和中國建材、國家電投等眾多國內500強企業落戶佳木斯,形成了以象嶼金谷、益海糧油等為代表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以電機股份、迪爾佳聯等為代表的裝備制造產業,以佳星玻璃、北方水泥等為代表的建材產業,以潤特科技、海瑞特特種工程塑料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涅槃后的老工業基地正在重振雄風。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徐建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佳木斯作為老工業基地城市,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唯有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依靠創新驅動,才能走出一條全面振興全方位發展新路子。
推進國家級高新區創建。“以升促建”全力推進佳木斯高新區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創新,已建立了一級財政職能,承接和開展了50項市級審批職能,成立佳禾公司作為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發展的平臺,不斷提升高新區自主發展、自主管理能力。目前,高新區升級工作已經順利完成科技部專家組現場咨詢與調研并得到較高評價,正在相關部委征求意見。今年,佳木斯搶抓農墾改革的契機,有效整合區域優勢資源,啟動了建三江國家農高區創建工作,把建三江建設成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此強化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
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一方面,堅持無中生有,全面強化科技引領,扎實推進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全產業鏈整體躍升;另一方面,堅持有中生新,積極為傳統產業植入科技元素,大力實施骨干企業技術改造,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推動智能制造和智能化產品研發,加快推動傳統產業由“擴量”向“提質”轉變。同時,著眼于科技型企業的培育發展,深入啟動開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雙倍增三年培育計劃,加快推進各類創業社區和孵化器建設,重塑發展新優勢。
扎實開展高端務實合作。佳木斯堅持在更高站位上謀劃和推動發展,引資引技引智并舉,先后開展院士專家行、央企對接、京佳合作等活動,與中科院、中國農科院、哈工大等開展戰略合作,僅京企央企就有32個項目相繼落戶佳木斯,有力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今年一開年,抓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展“金鳳還巢”活動,建立了“在外佳木斯籍企業家、科技英才、學子信息庫”,相關部門已經與在京佳木斯籍企業家、科技英才、學子分別召開座談會進行深入對接,努力把更多的項目、技術和優秀人才集聚到佳木斯。
建設開放合作高地
佳木斯緊鄰俄羅斯,在共建“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扮演著重要角色,佳木斯把握住中俄同江跨江鐵路大橋建設和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機遇,推動以俄合作為重點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當前,佳木斯正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立足“一橋一島”,努力在建設開放合作高地上實現新作為。
加快口岸通道建設。經過多年努力,佳木斯的口岸通道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江鐵路大橋主體鋼梁也正式合龍,大橋本格內口岸查驗設施全面完工,黑瞎子島公路客運口岸、同江鐵路口岸開放均獲國務院批復。目前,佳木斯著眼于黑瞎子島“兩國一島”的獨特風情,積極推進跨境旅游,已與俄方各自委托國際知名公司編制黑瞎子島綜合發展規劃,力爭盡快把黑瞎子島建設成重要的“國際旅游島”。同時,圍繞同江大橋兩端產業和貿易互補,積極培育發展大橋經濟,加快推進同江橋頭經濟區相關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農副產品加工、木材加工制造、能源及化工、國際物流、進出口產品綜合加工五大產業園的產業規劃,并著力推進鐵路貨場、集裝箱換裝站場配套設施建設,確保大橋開通后鐵路口岸高效運營。
加快跨境產業聚集。緊扣黑龍江省委“打造一個窗口、建設四個區”的發展定位,立足“一橋一島”,抓住對俄資源合作這條主線,積極對接俄遠東地區開發戰略,超前做好大橋開通的項目儲備落地,正著力推動國儲能源化工儲運園區、哈魚島油氣碼頭等項目建設,加快形成更加完善的引俄資源能源開發鏈條;加大對創匯型企業扶持力度,推動農機、電機、建材等優勢產能和重大裝備走出去,加快建設境外倉和加工組裝基地,不斷優化貿易結構和層次。同時,統籌推進綜合保稅區(保稅倉庫)、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國家級開放平臺申報創建,吸引國內外產業向通道沿線集聚。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