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閥門行業面臨高速震蕩 亟需技術突破和創新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閥門市場上產品種類多種多樣,閥門制造企業達3000多家,但與此同時,2018年,我國閥門進口數量為103997萬套,同比下降2.1%;閥門進口金額為7328128千美元,同比增長20%,國際知名閥門品牌,憑借品牌知名度、質量和安全性,在我國消費市場依舊有巨大優勢。
“實際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國內的閥門產品,和國外產品相比,在質量上已達到了同等水平,甚至更高,而且價格相對來說要便宜很多,部分只有進口產品的一半不到。但由于之前國內閥門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存在部分生產集中度低、高端閥門研發能力低、閥門制造技術水平低等現象,所以,外界消費者對國內閥門的認知依然固守在保守階段。想要突破這一現狀,比如在閥門研發生產技術和安全上,全面創新升級。”金博閥門集團總工程師說。
國內閥門行業面臨高速震蕩,亟需技術突破和創新
總體上看,雖然中國閥門產業鏈眾多,卻并非閥門強國。目前,我國已經邁入世界閥門大國的行列,但從閥門行業總體產品質量和產品安全上來看,我國離閥門強國仍有很長的一段差距,再加上進口閥門產品對國內市場存在擠壓,對閥門行業帶來了高速震蕩,因此,如何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在高速震蕩中迎難而上,已經成為閥門行業最亟需的挑戰。
預計未來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裝備制造業轉型和升級,以及國家對在石油天然氣、石化、環保、電力、冶金等領域的投資持續增長,民用閥門領域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閥門市場總體規模將會保持較快增長,閥門行業品牌可以結合自身條件,沿著科學的技術途徑確定自己新產品的開發目標,使得產品向高技術、高參數、耐強腐蝕、高壽命方向發展,滿足國內裝置配套,全面實現閥門的國產化和高端化。
金博閥門集團研發關鍵性技術,突破閥門安全難題
為了實現閥門產品的突破性創新,力促閥門國產化,擺脫進口技術的依賴,金博閥門集團積極采用國際標準進行產品設計,吸收國外優秀設計結構,產品試驗、性能檢驗嚴格按國際標準進行,在24年發展間,依托高素質的人才和自主擁有溫州泵閥研究院的研發優勢,建立了流體領域第一條完整產業鏈,涵蓋閥門、暖通、衛浴、管材、管件等。
不僅如此,為了突破安全性難題,在生產研發時,金博閥門集團還吸收先進生產工藝經驗,重視新材料的研究及推廣應用,弄清多類型閥門產品的技術參數和工況條件,嚴格執行國家、行業標準GB、JB,以及ANSI、API、DIN、JIS、BS等國際標準制造,實現518個系列,2000多個規格品種在安全質量上的重大突破;在閥門專業養護上,正確和有序有效的維護保養保護閥門,使閥門正常發揮功能并且延長閥門使用壽命。
知行合一,從提高“自身免疫力”開始提高閥門安全
除去在技術上樹立安全知識,金博閥門集團還從思想、制度上保安全,公司實施安全事故追責制,層層落實安全目標責任,簽訂責任書,充分利用班前班后會、安全例會等時間,深入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加強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建設,完善風險預控保障機制、循環閉合運行體系和信息網絡系統,建立“六級安全檢查機制”,樹立“兩個預防”機制,堅持“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理念,進行閥門產品的安全抽查與檢查,把握“安全教育、責任落實、監督檢查、風險預控”四道理念,切實保障閥門產品安全性。
此外,金博閥門集團還利用“3·15”“安全生產月”等節日,將閥門安全安裝、維護和維修常識和小技巧編寫成印刷物,走上街頭,走進社區、學校或企業,將印有安全知識的臺歷、掛歷或安全小手冊發放到市民手中,實現“雙管齊下”:主動宣傳,上門安檢,不僅在售前確保閥門產品安全質量,還在售后提供完善的維修服務,真正使消費者用的安心、放心、貼心,以“三心”的自我要求和消費者要求,“叫板”進口產品,全面實現國內民用閥門的超越化和國際化。
關于金博閥門集團
金博閥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07月01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蘇林峰,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閥門、緊固件、建筑及家具用金屬配件、水暖管件、衛生潔具、供暖設備用電子元件、水表制造、加工、銷售;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等。
金博閥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于玉環,是國內閥門制造業集團,以民用閥門為產業核心,擁有浙江玉環、廣東佛山、四川成都、天津四大制造基地,以民用閥門為核心產業,橫跨排水產業、燃氣產業、暖通產業、衛浴產業、管件管材等五大產業集群, 開發、生產和銷售民用閥門產品,包括閘閥、截止閥、止回閥、球閥、蝶閥、疏水閥、水力控制閥、低溫閥、高溫高壓非標閥。
公司紅沖車間除擁有傳統的750噸位、250噸位、200噸位、125噸位、80噸位等沖壓設備外,還配備了第6代自動溫控無人值守的全 自動紅沖設備金工車間除保留了部分數控機,半自動機床和轉盤加工機床外,其余設備均為高精度水車和全自動機械手(機器人)加工設備,2寸以下閥門均可一次加工成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