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岳集團打造 “氫能芯片,中國膜谷”
7月7日,山東淄博桓臺,近5000平方米的綜合研發中心主體剛剛完工,正在進行內外工程裝修,緊鄰的一座5700平方米的制膜生產車間也已完成鋼結構框架搭建。
這座面積達150萬平方米的建筑廠房,是燃料電池膜及配套化學品產業化項目的施工現場,也是桓臺民營經濟龍頭企業——東岳集團打造 “氫能芯片,中國膜谷”的核心項目。
據東岳集團子公司山東東岳未來氫能材料有限公司項目部部長高樹剛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4.2億元,分為南、北兩個廠區建設,其中,南區為膜研發、測試和生產區,燃料電池膜車間,目前正對接采購相關儀器設備,預計到明年正式投入使用。北區為膜材料配套高端材料項目,包括建設1000噸/年HFPO生產裝置、500噸/年ETFE車間、120噸/年PPVE生產裝置及附屬配套裝置,爭取今年年底投料試車。
東岳集團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膜被譽為中國膜工業的 “爭氣膜”。歷經多年改進,東岳DMR100燃料電池膜已完全滿足了量產車的需求。目前科研人員正積極按照IATF16949質量標準和客戶要求,集中攻關燃料電池膜技術指標,在確保DMR100燃料電池膜實現質量穩定的同時,做到新產品質量更穩定、壽命更長、薄膜的厚度更薄,并使東岳燃料電池膜在滿足小型汽車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重型卡車的應用。
官方資料顯示,東岳集團目前已完全掌握并擁有燃料電池膜生產用關鍵單體、樹脂原料生產技術、成膜單體、成膜過程技術、裝備技術以及檢測技術,構建起從原料到膜產品完整的產業鏈條,在成本預算控制和供應潛力上具有絕對競爭優勢。
中國工業報記者獲悉,東岳現已形成了從原料、中間體、單體、聚合物、到成膜技術、功能化技術等全產業鏈條,具備了獨有的技術和成本競爭力。其高性能燃料電池膜通過了奔馳6000小時測試,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2018年,東岳電池膜產品商業化推廣取得實質性突破,被廣泛用于全球燃料電池交通運輸領域,并與眾多下游龍頭企業建立起了產業合作關系。
根據規劃, “氫能芯片,中國膜谷”一期項目建成達產后,東岳將成為氫燃料電池質子膜全球供應商,成為我國惟一一家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用質子膜批量制備的企業。而該項目不但能加速國產燃料電池膜的發展,縮短國產膜的商業化進程,也能為開發國產燃料電池和電堆提供良好的關鍵材料保障,提升我國在國際氫能領域的競爭力。
“氫能芯片,中國膜谷”的戰略項目的實施,將拉長氟硅材料產業鏈,推動東岳集團實施動能轉換。東岳集團董事長張建宏如是說。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