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創新引領,智慧先行”
7月19日,第四屆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屆大會以“創新引領,智慧先行”為主題,主要展示近年來行業領先的農業物聯網解決方案、農業信息服務、農業電子商務、植保服務、智能農機、都市農業、現代農業科技成果、有機農業、生物農業等板塊。本界農業博覽會自19日—21日為期三天。
據了解,自2016年開始,中國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已成功舉辦3屆。三年來,展會吸引了北京中科賽諾、大疆無人機、神州泰岳、浙江托普云農、北京派得偉業、上海左岸芯慧、甲骨文超級碼、上海中信、華維節水、廣州極飛、佳格大數據、蒙草大數據、匯通達、江蘇深農智能、南京東邦、科沃信息、叁拾叁、綠色研究院、云飛科技、蘇州捷安等5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美國、荷蘭、日本、以色列、丹麥、臺灣等11余個國家和地區組團參展參會。
農業氣象服務推動智慧農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據中科賽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忠意介紹,全國共有18億畝土地。過去,農民種地是憑經驗,不僅浪費了大量農藥、化肥,難免還帶來農藥殘留超標、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通過農業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遙感等國際前沿技術,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提升農產品質量,并減輕農業面源污。目的是通過精準農業SaaS打通我國農業發展最后一公里賦農為目標。
我們先是給土壤做“全身體檢”,根據地塊養分差異、目標產量和作物不同生長階段,制定科學高效的肥料施用方案。根據病蟲害發生的適宜條件,分析作物生長環境條件下病害發生的概率,預報病蟲害種類和爆發時間,從而在病蟲害爆發之前精準滅殺。
根據作物不同生育期對氣象因素的敏感程度,進行指標設置,提前進行農業氣象災害預測,避免或減輕不利氣象因子的影響。農業氣象服務主要包括播種適宜性分析、物候期預測、病蟲害預測和農業氣象災害預測。服務貫穿農業種植的每個環節,從播種前的準備到收割入庫,進行全面的指導,最大限度的減輕損失。中科賽諾通過自主研發的氣象和氣候模型,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收集有效的觀測數據,對數據進行分類和劃區,以提供及時、準確的氣象信息。模型使用的方法有傳統統計分析、系統聚類法、模糊聚類法、Bayes 判別分析、Fisher 判別分析等。
模型還會考慮不同種類農作物所需的環境及需求,對農業生產中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病蟲害進行預估,進行全天時的監測,同時較為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處理,制定出高效的災害應對措施,并對災害情況發生的原因進行系統的分析與判斷,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農業遙感服務大幅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農業遙感服務主要包括五方面的農作物監測,也是農作物中最重要的監測類型。包括農作物長勢監測、農作物識別與作物種植結構監測、作物成熟期預測、農田土壤養分含量、農作物產量監測,為玉米、水稻、小麥、大豆等種植過程中播種、施肥、收割等生產管理活動的優化提供支撐。農作物長勢監測通過下載指定時間覆蓋目標地塊的衛星影像,提取能夠反映作物生長狀況的指數,對指數進行分析,獲得作物長勢信息。農作物長勢的監測是對作物苗情、生長狀況及其變化的宏觀監測,分級顯示作物生長狀況,分區域統計水田和旱地中不同長勢占的比重。不僅能為早期的估產提供依據,同時也為田間管理提供及時信息。
農作物識別與作物種植結構監測方面,通過遙感影像分類,掌握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和作物種類,準確預估估和預測作物產量,優化農業生產管理和作物種植空間布局。利用遙感數據監測農作物的種植面積與傳統的地面調查相比,可以較大程度的排除人為因素的干擾,客觀性強,并且可以極大的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物成熟期預測通過遙感影像對作物成熟期植株不同部位含水率和葉綠素含量的動態變化規律的監測,形成其變化規律的數字表達,形成作物成熟期精準預測,合理安排收割順序。
土壤養分監測通過下載作物從種植到收獲前的一段時間的連續的覆蓋目標地塊衛星影像、氣象數據、實際測土數據以及地塊所處的緯度數據和高程數據,結合能夠反映作物生長生理過程的農業生長模型,模擬地塊所含的土壤養分(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鉀)信息,為農戶提供準備的土壤養分信息。
產量預測是通過建立作物模型,以及生長季內所有單位時間吸收轉化的光合有效輻射的累積值,進而估算作物的產量。
農業生產溯源服務中溯源云平臺建立從作物種植、生產、加工以及流通追溯信息庫,對各環節進行過程監控管理,開展追溯信息綜合分析利用,提供信息追溯作業平臺。通過網絡、客戶端、溯源報告等渠道,提供綜合信息服務。同時,通過賽諾云平臺,農戶可以獲取整個生長季的田間氣象信息、土壤墑情、作物營養健康、作物長勢等信息,為農業管理提供實時的指導建議。
通過精準農業SaaS賦能農業全產業鏈打通最后一公里壁壘
魏忠意表示,我們公司創業的初衷是奔著為中國農業數據化革命而來,為能優化國家農業生產初狀、信息化支撐、大數據應用、節本增效、提高農產品品質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解決農業定量化、定性化、精細化三化問題,首要問題是解決農業自主知識產權問題及多學科融合問題,幫助更多農業企業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農業品牌。
面向鄉村振興和數字中國等國家戰略主戰場,中科賽諾緊緊圍繞科技興農、農民增收的發展思路,提供多維度(氣象、農業氣象、土壤、作物、遙感等五大維度)、多尺度智慧農業大數據服務,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業發展深度融合實現我國農業彎道超車,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快速提高農業發展速度。
目前,公司與多家云中心聯合打造千萬級云中心,為華為、京東、百度、隆平高科、扶貧電商聯盟等高端合作伙伴提供解決方案。為全國17個省市氣象局提供氣象農業服務,作為科技扶貧服務單位中科賽諾對通榆縣【精準氣象為農服務項目】成效顯著,贏得廣大農戶、農業企業及農業部門一致好評。已為東北、華北、長三角等主要糧食產區的數百萬畝田地提供服務,通過精準農業SaaS服務賦能農業全產業鏈,助力中國農業的增產、增質、增效及增收。
智慧農業專家,中科賽諾成立于2014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領先的農業精準數據服務提供商。致力于把精準氣象數據、精準作物數據、精準市場數據、精準農業遙感監測服務帶進每一個農戶,每一個農場、每一個農業園區,構建農業全產業鏈智能服務體系。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成效顯著,目前已獲得五項知識產權發明專利同時并申報十項知識產權發明專利。公司堅持圍繞農業需求進行持續創新,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軟硬件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堅持與生態伙伴開放合作,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為三農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未來2-3年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出一家國內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精準農業產業互聯網運營商”魏忠意說。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