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合資公司自主車用稀土基SCR催化劑正式發布
10月25日,由北方稀土、河北華特、北京凱德思合資組建的北方稀土華凱高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舉行了自主研發稀土基SCR催化劑應用實例首發儀式,向行業正式推廣這一產品。據悉,這種低成本、無毒、高效且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柴油車用稀土基SCR催化劑的成功研制,摘下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柴油車用稀土基脫硝催化劑的“桂冠”,此項技術打破了跨國企業在中國的技術壁壘,為我國增添柴油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的自主研發品牌打下堅實的基礎。
原機械工業部部長、工信部甲醇汽車試點工作專家組組長何光遠,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姚杰,包鋼(集團)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趙殿清,景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紀躍利,河北華特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立華,北京凱德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宗華共同啟動了首發儀式。
從2004年7月1日,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國二排放標準以來,每一次標準升級都帶來重大技術創新。進入國四、國五階段,國內重型柴油車尾氣治理分為兩種技術路線,一種是DPF技術路線(柴油顆粒過濾器);一種是SCR技術路線(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其中,SCR技術路線應用最為廣泛。
排放再度升級,國六與國五相比,標準提高30%以上,氮氧化物減少77%,顆粒物減少67%,引入PN(顆粒數量)限值要求。同時,國六排放還加嚴了排放耐久性、OBD相關要求。為達到全面升級,國六排放法規,增加了整車實際道路排放測試要求和限值。
具體到柴油發動機,為實現排放達到國六標準,在性能提升的同時對后處理系統進行了很大改進。目前掌握信息顯示,國六排放技術路線分為兩類:高效SCR+DOC+DPF路線、EGR+DOC+DPF+SCR路線。
“柴油車尾氣凈化SCR催化劑主要有分子篩和釩鎢鈦兩種,這兩種催化劑的相關技術、知識產權以及國內90%的催化劑市場份額,主要被國外知名大牌催化劑生產公司所占領。稀土基SCR催化劑就是我們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實現稀土功能材料到終端應用產品的一個突破。”包鋼(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殿清表示,稀土基SCR催化劑的研發成功,并投入商業化生產,對國六排放升級來說也有著“點睛”和“催化”的作用。
據了解,稀土基 SCR催化劑的活性中心是由具有特殊孔道結構的含鑭、鈰等輕稀土類的化合物所組成,具有優異的低溫脫硝性能及良好的抗水熱老化、抗硫中毒能力,有效替代了傳統釩鎢鈦催化劑中的有毒組分釩,徹底解決了SCR催化劑對環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
事實上,國際上研究稀土基尾氣催化劑的歷史已經有十多年了,但由于稀土資源少、涂覆技術未能有效攻克等原因,十多年來還是停留在研究階段。而我國是稀土資源大國,發展稀土基 SCR催化劑具備先天優勢。
經過兩年的研究和試驗,河北華特采用北方稀土公司提供的稀土配方,攻克了稀土基催化劑的涂覆技術,研制出純稀土基 SCR催化劑,并且采用北京凱德斯的SCR尿素噴射系統。
2018年1月,包頭稀土研究院催化材料研究室自主研發的稀土基SCR催化劑已通過國家轎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國五臺架性能驗證。國六型稀土基SCR催化劑的新鮮性能已完全達到排放標準要求(T/CAEPI 12.2-2017),并將分別配套國內三款國六發動機進行臺架試驗論證。
為實現稀土基 SCR催化劑的真正自主研發,并有效打破國外催化劑廠家的知識產權壟斷,北方稀土目前已將國V及國VI型的稀土基SCR催化劑,從粉體制備、漿液制備與涂覆、專用涂覆設備設計等方面進行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的布局及申請,其中國V型專利共申請6項,國VI型4項,今后仍將繼續加強相關專利的申請及保護工作。
目前,項目合作方北京凱德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華特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約有20萬套/年的市場份額,以排量10升的發動機計算,則每年需要400萬升催化劑以滿足需求,折合催化劑粉體約1000噸/年,而且市場份額仍在不斷擴充。
2018年9月底,稀土基SCR催化劑的粉體合成中試線已經成功建成,生產規模為每月2.5-3噸粉體(1-2萬套/年)。按照計劃,將于2019年建成年產100 噸SCR催化劑粉體示范線(5萬套/年),2022年建成年產1000噸SCR催化劑粉體生產線(25萬套/年),預計到2023年可以實現500萬升SCR催化劑和200萬升DPF催化劑的銷售,銷售額達3.81億元。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姚杰指出,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柴油車用稀土基SCR催化劑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專利控制問題,相信隨著汽車后處理市場進一步擴大,它將成為重型柴油車尾氣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并且為我國增添柴油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的自主研發品牌打下堅實的基礎。
“汽車產業的壯大與繁榮,關鍵取決于自主核心技術的創新和掌握。用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中國智造’SCR催化劑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趙殿清表示,極具“魔力”的稀土應用在汽車制造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希望依托北方稀土的資源、技術和研發優勢,在汽車關鍵零部件的制造技術攻關、先進制造裝備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方面,開創自主研發品牌,加快產業化步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