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需加強
日前,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題為“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投資司副巡視員劉世虎表示,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增速回升,表明投資結構不斷優化。而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大幅回落,反映出投資增長后勁不足,需要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
劉世虎介紹,2018年投資主要特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2%,增速比2017年同期下降15.6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落,是投資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民間投資增長8.7%,比整體投資高3.4個百分點。2018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速始終高于整體投資增速。
劉世虎指出,2018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但增速逐月放緩,1~7月增長5.5%,比1~6月下降0.5個百分點;1~8月增長5.3%,比1~7月下降0.2個百分點,降幅有所收窄。投資運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制造業投資增速持續回升。1~8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5%,制造業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2.9%,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9.2%。
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落。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2%,增速比2017年同期下降15.6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民間投資增長8.7%,比整體投資高3.4個百分點。
投資先行指標低位運行。投資到位資金僅增長2.1%。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下降18.3%,其中基礎設施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下降28.1%。
劉世虎稱,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強調,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農業、民生、環保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發改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積極效果:一是統籌推進補短板各項工作,二是加強重大項目儲備,三是發揮好中央預算內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四是多措并舉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五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劉世虎表示,下一步,發改委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著力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防范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進一步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加快前期工作推進項目新開工建設,加強在建項目后續資金保障,持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切實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進一步激發社會投資活力,穩定有效投資,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